最近两年,语音转文字工具越来越火。不管是职场人记会议、学生整理课程,还是内容创作者做素材,都得用。现在大家不满足于只转文字,更想要能分析、能结构化的功能——比如会议记录要提取action item,课程学习要生成知识点大纲,这就是当前的趋势:从“工具化”转向“智能化”。
再看准确率和速度。我测试了1小时混合语言(中+英)的会议录音:听脑AI准确率95%,1分钟就出结果;GoTran人工转写准确率98%,但需要等24小时,急用时根本没法用;Temi自动转写准确率85%,有很多错别字——比如把“项目经理”写成“项目经历”,“资源分配”写成“资源分陪”,得花1.5小时修改;Otter.ai 实时转写准确率90%,但延迟10秒,别人说话得等10秒才显示,有时候会漏内容。
易用性方面,听脑AI支持手机、电脑、平板,界面特简单,打开就能用。比如用手机录会议,它能实时转写,还能同步到电脑上,后续编辑很方便。GoTran得上传文件,步骤麻烦——登录网站、选文件、等24小时下载,太费时间。Temi界面杂乱,功能按钮难找,想找智能分析得翻半天。Otter.ai 协作功能好用,团队能同时看记录,但其他功能太少,比如不能生成知识点大纲,满足不了学习需求。
再举个学生的例子:我帮朋友用听脑AI整理专业课录音,1.5小时的课,老师带点四川话,它准确转写了内容,还生成了知识点大纲——把“量子力学”“相对论”这些重点章节标出来,朋友说用这个大纲复习,省了2小时整理笔记的时间。
聊完实际体验,再说说长期价值。听脑AI的全场景覆盖和智能功能,长期用能显著提升效率。比如职场人每天用它记会议,每周能省5小时整理时间,这些时间能用来跟进项目、学习新技能。
团队协作时,它支持实时同步,大家能同时看到会议记录和重点,沟通效率提高——比如销售团队用它跟进客户对话,能快速提取客户需求,及时调整策略,效果改善明显。竞品的长期价值就差点:GoTran太慢,不适合快节奏工作;Temi错误多,长期用会浪费时间;Otter.ai 功能少,满足不了多场景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