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50项国际领先技术,断崖式领先国内同行(格力 国际化)

格力50项国际领先技术,断崖式领先国内同行(格力 国际化)

在珠海格力电器的实验室里,一台转缸容积式制冷剂泵正以稳定的频率运转。它的外壳并不起眼,但内部的机械结构却藏着行业的重大突破——这项被鉴定为“国际首创”的技术,将数据中心空调的效率提升了1至5倍,让北京的高效制冷时长从每年40%跃升至66%,更让广州这样的高温地区首次实现全年1/3时间的高效自然制冷。

距离这台泵不远的测试台上,另一台压缩机正在完成从1Hz到200Hz的频率切换。在-15℃的模拟环境中,它的制热量丝毫未减,室温波动被控制在±0.3℃以内。这项多适应宽频高效转子压缩技术,将全球制冷行业的频率边界拓宽了近一倍。

2025年7月27日,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组织的鉴定会上,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总工程师陈学东,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江亿,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教授何雅玲等11位行业权威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一致认定:这两项技术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其中转缸容积式制冷剂泵为“国际首创”。他们认为,这两项科技成果创新性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节能效果优异,经济与社会效益显著。

随着这两项技术被鉴定为国际领先,截至目前,格力已累计拥有50项“国际领先”技术,遥遥领先于国际同行。

这不是偶然的技术突破。在全球制冷耗电量占总用电量20%、数据中心空调能耗占比达40%的产业背景下,格力的技术突破直指全球能源危机的核心痛点。从实验室里的千万次试验到生产线的规模化应用,从专利图纸到先进产品,这两项技术的背后,是中国制造业在核心技术领域长达数十年的蛰伏与突围。

行业困局:全球制冷业的能耗焦虑

压缩机被称为制冷空调的“心脏”,但其技术演进长期受限于两大困局:效率瓶颈与场景适配性不足。

随着AI、大数据技术的高速发展,数据中心规模每年以10%以上的速度增加。数据中心是数字经济的底座,但也是能耗大户,传统制冷技术已经陷入瓶颈,如何让机房空调更加节能,成为一个亟待攻克、刻不容缓的技术难题。

传统机房空调采用蒸汽压缩式制冷,即使在室外温度极低时,仍需压缩机满负荷运转,能源浪费严重。制冷剂泵技术虽能利用自然冷源节能,但受限于环境温度和空间覆盖能力,普及率不足30%。

家用与商用制冷领域则面临第二个困局。随着全球气候极端化,空调需在-30℃至50℃的超宽温域运行,但传统的转子压缩机在-10℃以下环境,制热能力衰减50%以上;而在50℃以上极限高温下,空调耗电量惊人。转子压缩机近5年全球总产量突破12亿台,其能耗问题已成为全球减碳的主要障碍之一。

国际巨头的技术垄断加剧了破局难度。在制冷压缩机领域,日本、德国企业主导核心技术长达百年,中国企业虽为制造大国,但长期依赖技术引进。这种被动局面直接导致行业利润空间被压缩——一台空调的成本中,压缩机占比30%以上,且核心技术溢价被外方攫取。

格力的技术突破恰恰针对这些困局。转缸式制冷剂泵直击数据中心高能耗痛点,宽频压缩机则重构了制冷设备的全场景适配能力,两者共同指向一个目标:用技术创新打破能耗困局。

转缸容积式制冷剂泵:数据中心的节能革命

转缸容积式制冷剂泵的诞生,源于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如何让数据中心在更多时间里“免费”制冷?

数据中心全年恒温运行,即使在冬季也需散热。传统做法是通过压缩机强制制冷,但当室外温度低于室内时,理论上可通过制冷剂自然循环散热,无需消耗压缩功率——这就是制冷剂泵技术的原理。但长期以来,这项技术被两个难题困住:

一是气液两相运行难题。当室外温度升高,制冷剂易蒸发形成气液混合态,传统离心泵会因“气缚”现象失效,导致系统瘫痪。

二是扬程范围窄。传统离心泵扬程仅0.2-0.4MPa,无法满足大型数据中心的长管道、高落差需求。

“就像用吸管喝汽水,一旦有气泡进入,就吸不上来了。”格力转缸泵研发项目负责人解释,“数据中心管道动辄上百米,传统泵根本‘推不动’,更别说带气泡的情况了。”

格力的突破始于2014年。研发团队拆解了几十种不同结构的泵与压缩机,绘制了上百张结构草图,最终提出“转缸容积式”新原理——通过曲轴带动滑块偏心旋转,使工作腔产生周期性容积变化,实现液体输送。

这种结构无需气阀,从根本上解决了气液混合态运行的问题,扬程范围拓宽至0.05-0.6MPa,覆盖了从中小型机房到超大型数据中心的需求。

更重要的是,转缸容积式泵具有零件数量少、体积小、重量轻、力矩波动小等技术特点,非常符合低振低噪的要求。相较于传统泵,它的体积小40%,重量轻49%,力矩波动仅3%,通过单级压缩就可以实现大扬程。如果将该技术运用在机房空调上,全年综合能效提升80%以上。

据格力电器机电技术研究院专家魏会军介绍,“转缸容积式泵的这种设计带来三个突破:扬程范围拓宽至0.05-0.6MPa,直接解决大空间覆盖难题;效率较传统技术提升1至5倍;攻克气液两相运行难题,将高效模式的运行环境温度上限从5℃提升至20℃。”

“这不是改进,是重构。”鉴定专家、清华大学教授江亿评价,“从原理到结构都是全新的,相当于在制冷泵领域造了‘另一辆车’。”

实际应用效果更具说服力。在环境温度适应性上,转缸泵将高效制冷剂泵制冷模式的运行环温从5℃拓宽至20℃:北京地区全年可运行时长从3644小时增至5668小时,提升55%;广州从0小时增至2925小时,全年有1/3时间可启用,实现了高温地区的突破。

若中国三大运营商新增数据中心全部采用该技术,每年可节电2.4亿度,相当于北京市朝阳区全体居民1.5至2个月的用电量。

更深远的意义在于打破地域限制。以往,数据中心因制冷需求多建在北方低温地区,而转缸泵技术让华南、华东等高温地区也能高效运行,这将为“东数西算”工程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现在可以把数据中心建在更靠近用户的地方,减少传输损耗,这是技术带来的产业布局重构。”某通信行业专家表示。

压缩机结构主要有活塞结构、转子结构、涡旋结构,一百多年来由国外所主导。如今,格力开辟了一个全新的压缩机结构,一举奠定了行业的领先地位。

如今,格力在转缸泵技术上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拥有极其广阔的市场。它不仅能应用于换热不换质的场景,如数据中心、电信基站、工业柜机、电化学储能等,而且在载冷剂泵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场景,如新能源汽车及充电桩、电池热管理等。

中国制冷空调工业协会会长李江这样评价格力的转缸泵技术:“压缩机和泵领域,中国多年来一直在国际发达国家后面追赶。格力的转缸容积式制冷剂泵,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的突破。”

多适应宽频压缩机:改写极限温度下的运行规则

如果说转缸泵是“从0到1”的创新,那么多适应宽频高效转子压缩机则是“从1到N”的突破——将压缩机的运行频率从行业常规的15-120Hz拓宽至1-200Hz,看似简单的数字跨越,背后是对机械极限的全面挑战。

“频率是压缩机的‘速度’,但不是越快越好。”魏会军解释,“低频时要稳,高频时要抗造,全频段要高效,这就像要求一辆车既能怠速爬陡坡,又能高速跑沙漠,还要全程省油。”

这一突破的核心在于四大技术创新:低摩耗压缩结构减少能量损耗;冷冻油主动控制技术确保宽频运行时的润滑稳定性;变刚度排气阀组解决高频下阀片疲劳问题;驱动参数动态调控实现1Hz微频调节。

高频运行的难点首先是可靠性。当频率从120Hz提升至200Hz,压缩机内部部件的运动速度增加67%,阀片每分钟要承受200次冲击,曲轴磨损风险呈指数级上升。格力研发团队创新设计了“变刚度排气阀组”,通过材料改性和结构优化,将阀片寿命提升数倍;同时开发“冷冻油主动控制技术”,确保高频时润滑油膜不破裂。

低频运行的核心是控温精度。1Hz意味着压缩机转速低至60转/分钟,相当于每分钟仅完成一次完整压缩循环,此时冷量输出需精确到“微瓦级”。通过“低摩耗压缩结构”和“驱动参数动态调控”技术,格力将室温波动控制在±0.3℃,远优于行业±1℃的平均水平,彻底解决了空调忽冷忽热的问题。

北京工业大学教授、全国制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李红旗说,“在制药、半导体等对温度敏感的领域,这种精度能直接提升产品合格率。”

技术突破带来的效益是多维的:与国际先进技术相比,全频段能效提升5%,空调季节能效提升10%,低温制热量提升15%。在-15℃环境下,热泵制热量仍不衰减,在-30℃极限环境下,空调依然能稳定运行,解决了北方地区“空调冬天不制热”的痛点。

国际制冷学会的数据显示,制冷耗电量占全球总用电量的20%,且每年快速增长,而压缩机能耗占空调总能耗的80%。若全球普及宽频压缩机,预计每年可节电640亿度。按标准煤发电计算,节省的煤炭需用火车皮装载,长度可绕赤道一周。

市场反馈同样印证了技术价值。搭载该压缩机的1-3HP热泵空调已批量出口欧美,在加拿大的极寒地区,多数空调无法稳定制热,而搭载格力宽频压缩机的热泵产品因-30℃仍能可靠运行,成为加拿大国家能源局推荐机型,被官方推荐为冬季清洁取暖方案。

在室外温度动辄高达50℃的中东市场,格力空调同样经受住了极限高温的考验,成为当地最受欢迎的空调品牌,市场占有率突破25%,收获了2000万用户,连续多年当地中东市场第一品牌。

越是在极限温度下,越考验着空调的技术水平;越是在这样极端的环境下,格力就越能大显身手。格力在极端环境下的领先优势,印证了技术突破的真正价值。

“以前我们去欧洲参展,许多客户第一句话就问‘你们的空调能在零下20℃低温情况下使用吗’,现在我们可以有底气地大声说‘零下30℃也没问题’。”格力海外市场负责人表示。

格力路径:从实验室到国际标准的二十年突围

格力的技术突破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源于二十年如一日的自主创新积累。这种积累体现在三个维度:研发投入的持续性、技术路线的前瞻性、标准制定的主导性。

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曾说,“研发投入、上不封顶”。她的承诺并非虚言:公司拥有1411间实验室,若每天参观一间,需4年才能看完;每年仅实验室电费就达1亿元。

这种投入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产出——截至2025年,格力累计申请13万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超过7万件,占比达40%,在制冷领域的专利数量连续10年全球第一。同时,格力拥有50项国际领先的技术,形成了难以复制的技术壁垒。

技术路线的前瞻性体现在长期主义。转缸式制冷剂泵的研发始于2014年,团队剖析了往复式、转子式等十余种结构,构思数十种新方案,经历三次技术迭代才于2024年完成产品化。而宽频压缩机的突破则源于2010年的“1Hz技术”积累,该技术获2012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为如今的1-200Hz的超宽频运行奠定基础。

从技术创新到标准制定,是格力突围的关键一跃。2025年,格力牵头制定的两项压缩机国际标准发布,这是ISO制冷压缩机分委会20年来首次推出国际新标准。国际标准制定需满足三大严苛条件:超过2/3成员国同意、反对率不超过1/4、5个以上国家专家全程认可。格力的突破,标志着中国从技术输出转向规则输出。

这种转变的背后,是研发团队的“抽丝剥茧”式攻坚。以转缸式制冷剂泵为例,团队为解决气液两相运行难题,在-30℃至50℃的环境中进行了数千次试验,采集近万组数据,最终通过结构优化使气液混合状态下的运行稳定性大幅度提升。

更值得一提的是,格力的创新路径呈现出鲜明的“问题导向”特征。转缸泵针对数据中心高能耗,宽频压缩机瞄准极端环境适应性,双级增焓技术解决北方制热难题。这种“从市场中来,到市场中去”的研发模式,让技术创新与产业需求形成良性循环。

创新密码:自主创新颠覆世界认知

长期以来,中国制造业面临“大而不强”的困境,核心部件依赖进口是主要瓶颈。格力通过压缩机领域的突破证明:自主创新不仅能打破垄断,还能创造溢价——搭载其宽频压缩机的空调产品,在欧美市场售价较同类产品高15%,仍能保持较高速度增长。

对“双碳”目标而言,技术创新的节能贡献更为直接。中国承诺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制冷行业是重点领域。如果格力两项技术在全球推广,预计到2030年可累计节电4800亿度,减少碳排放4.8亿吨。

格力两项压缩机技术获“国际领先”鉴定,本质上是一场关于创新话语权的争夺战。从2004年格力自主研发出第一台压缩机,到2025年主导国际标准制定,二十年时间,中国企业在这个被称为“制冷业心脏”的领域,完成了从技术追随者到规则制定者的蜕变。

这场突围的意义,远超一个企业或一个行业。在全球产业链重构的背景下,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已成为国家竞争力的关键。中国制造的升级,不能依赖低端复制,而需扎根核心领域,以长期主义的研发投入,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突破。

董明珠说,“当全球都在追求‘双碳’目标时,谁掌握了空调的核心技术,谁能为世界节能减排做出贡献,谁就掌握了产业话语权。”

“让世界爱上中国造”的承诺,正在一项项技术突破中落地。当转缸式制冷剂泵在全球数据中心运转,当宽频压缩机为千万家庭调节温度,中国制造的价值,已不再是单纯的经济效益,而是在践行“让天空更蓝、大地更绿”的使命。

这或许是格力两项技术获国际认可的深层启示——在自主创新的道路上,每一步突破都在重塑世界对中国造的认知。

特别声明:[格力50项国际领先技术,断崖式领先国内同行(格力 国际化)]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今日霍州系信息发布平台,霍州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猜你喜欢

抗皱纹抗衰老的护肤品哪个牌子好?抗皱最好的十大排行好物分享(抗皱纹抗衰老的护肤品排行榜)

自打到了要抗老的年纪,尝试不少护肤品,要说用下来实打实看到效果、功效齐全肤感又好的,在我看来还得是chu源漾胶原抗皱套装,它的功能覆盖的太全面了,各种肤质各种问题,只有老化现象想不到的招,没有它搞不定的肌肤问…

抗皱纹抗衰老的护肤品哪个牌子好?抗皱最好的十大排行好物分享(抗皱纹抗衰老的护肤品排行榜)

职场精英的秋日战袍:空姐城轨制服马甲职业套装(职场精英叫什么)

这套空姐城轨制服马甲职业套装,将航空业特有的优雅气质与日常职场需求完美融合,打造出既不失专业感又充满高级视觉效果的着装方案。这套马甲套装恰到好处地平衡了成熟度与年轻感——它不会让新人显得过于老成,又能有效提升…

职场精英的秋日战袍:空姐城轨制服马甲职业套装(职场精英叫什么)

组件el测试仪:光伏组件质量控制的利器(组件ml测试)

搭载2476万级红外相机可有效帮助用户发现光伏板内部直流质量问题,设备配套储能电源与Wi-Fi无线控制模块,现场的检测使用更为便捷快速。 组件EL测试仪以其精准、高效、无损的检测特点,成为了光伏产业中不可或缺…

组件el测试仪:光伏组件质量控制的利器(组件ml测试)

RH 5 V德国hawe哈威液控单向阀(德国哈威公司)

哈威RH 5 V液控单向阀是一款高性能的阀门,广泛应用于各种液压控制系统中。 RH3V RH 4 V RH 3 V RH 1 RH1 RH5VBVH 11 HCZ 1120GMRH2-GM 24 …

RH 5 V德国hawe哈威液控单向阀(德国哈威公司)

OPPO 细折回归!! Find N6 Flip 采用 8 Elite2(oppo 2022)

知名数码博主@智慧皮卡丘爆料表示,OPPO计划在 2026年重新回归细折手机市场,推出新一代 Find N6 Flip。如果信息属实,Find N6 Flip 是继 2023年发布的 Find N3 Fl…

OPPO 细折回归!! Find N6 Flip 采用 8 Elite2(oppo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