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网讯:近日,84台自走式采棉机到达天津口岸,经天津海关所属塘沽海关集中检验后快速通关。这批总价值超4亿元的智能农机设备,即将奔赴全国各棉花主产区,投入到紧张的采收工作中。以精准作业助力我国棉花产业提质增效,成为海关联动“三农”政策、服务乡村振兴的鲜活实践。
棉花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农产品,是高端智能农机推广应用的重要领域。据了解,此次通关的采棉机搭载卫星导航与智能检测系统,单台日采收能力达60亩,相当于600名人工工作量。一台机器抵得上一支采棉大军。在2010年前后,我国棉花主要由人工进行采摘。每到采棉季,来自全国等地的采棉工就背上行囊,踏上采棉之路。如今,自动化、智能化的大型采棉机在万亩棉田闪亮登场。
为确保这批采棉机快速高效通关,天津海关开辟“绿色通道”,实施“专人对接、货到验放”模式。在货物到港前,关员主动联系企业,指导其完成申报资料准备,及时沟通解决问题,确保申报数据准确无误;货物抵达泰达综保区后,第一时间安排查验,优化查验流程,做到即到即查、即查即放,极大缩短了通关时间,让这批先进设备更快服务田间地头。
为保障农资农机顺利通关,塘沽海关建立关企沟通机制,主动对接进口企业,了解其需求和困难,提供“一对一”精准服务;强化质量安全监管,加大对进口农机的检验力度,保障农机质量安全,维护棉农合法权益;加强政策宣传,依托企业协调员制度,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向企业广泛宣传海关关于农资农机进口的优惠政策和便利措施。(津云新闻记者 吴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