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屋脊之上,如何让凛冽寒冬中的千家万户既享有温暖,又守护住大自然的纯净?近日,光之科技举办的“清洁供热”研讨交流会给出了新的答案。这场聚焦寒冷地区特殊需求的会议,不仅深入剖析了清洁供热的现状与挑战,更通过固态相变储能技术的创新应用,为寒冷地区描绘了一条绿色、高效的可持续供热路径。
曾武教授:从全局困境聚焦寒冷地区难题
研讨会由曾武教授对我国清洁供热及建筑取暖现状的系统梳理拉开序幕。他深刻指出,尽管清洁取暖在北方已取得阶段性进展,但整体发展仍受制于能源结构、经济性与技术瓶颈。而目光转向寒冷地区,其挑战更为特殊且严峻:高寒、低压、强辐射的自然环境对设备性能提出了苛刻要求;传统依赖化石能源的分散式取暖方式效率低下、污染显著;加之脆弱的生态承载力和偏远地区基础设施不足,使得清洁供热在此地的推进尤显迫切。曾武教授强调,寒冷地区需立足本地资源禀赋(如丰富的光能)与独特气候特征,寻找专属的、环境友好的技术解决方案。
(曾武——中国工业节能与清洁生产协会常务副秘书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李永武:半导体制热结合固态相变储能点亮自然“绿色暖阳”
面对寒冷地区清洁供热的迫切需求,光之科技董事长李永武带来了名为“半导体制热结合固态相变储能技术”的创新解决方案。他深入浅出地阐释了其核心原理:特定相变材料在固态-固态相变过程中,能够高效地吸收、存储并在需要时释放大量潜热,如同为热能安装了一个稳定可靠的“蓄水池”。
(李永武——光之科技董事长)
李永武重点介绍了基于此技术构建的完整供热系统方案。该系统设计巧妙融合了寒冷地区得天独厚的太阳能资源与电网谷电时段优势:白天充沛的阳光或夜间低价电力驱动热泵高效制热,并将热能稳定存储于固态相变单元中;在供暖需求高峰时段,系统则能精准、持久地释放所储热能。其优势尤为契合寒冷地区痛点:
1.高密度储能:单位体积蓄热能力远超传统水箱,极大节省了大自然宝贵的空间资源;
2.温度恒定输出:相变过程天然维持近乎恒定的释热温度,保障室内舒适度;
3.运行可靠稳定:固态特性规避了液态系统在低压下的沸腾、泄漏风险,系统更坚固耐用;
4.深度清洁低碳: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及谷电,显著降低碳排放与运行成本。
固态相变储能技术的提出,不仅为寒冷地区提供了一套应对高寒、低压环境的可靠技术装备,更构建了一套融合太阳能、电力协同的绿色智慧供热新模式,为守护雪域大自然的碧水蓝天提供了关键科技支撑。
(綦升辉——山东省绿建产业技术研究院 名誉院长、国家太阳能热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
本次研讨会的深度交流,宛如在雪域大自然点燃了一簇创新之火。固态相变技术凭借其与寒冷地区特殊气候及资源禀赋的高度适配性,展现出寒冷地区解决清洁供热难题的巨大潜力。当科技的温度与生态的脉动在寒冷地区同频共振,新技术承载的不仅是温暖,更是对大自然生态文明的坚定守护。它启示我们,面向未来的清洁能源之路,需要更多这样因地制宜、锐意创新的“光之方案”,照亮每一个需要温暖的角落,最终实现民生福祉与绿水青山的和谐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