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GPT问世到如今短短几年,AI技术迎来了爆发式发展,各类与之相关的AI工具层出不穷。其中,AI生成PPT可谓是最早落地的实用方向之一。不过,能在激烈竞争中坚持到2025年的工具,必然有着自己的硬实力。
今天,我们就来对比一下 秒出PPT 与 Kimi PPT,看看谁才是你的高效办公好帮手!
1、秒出PPT:专注且易上手的PPT生成神器
秒出PPT是一款专注于 AI智能生成PPT 的专业工具,功能覆盖面广,不仅支持一键生成PPT,还支持文档导入生成和链接生成。
如果没有现成文档,也可以直接在输入框中输入草稿,甚至粘贴AI生成的内容,让它帮你排版成PPT。
亮点功能:
- 主题生成:只需输入主题(如“年终工作总结”),点击生成即可。
- 可视化生成界面:左侧是AI对话区,可随时调整需求;右侧是PPT实时预览区,修改效果一目了然。
生成完成后,可以进入编辑页面,界面风格接近Word,无需额外学习成本。支持三种编辑模式:
- 纯文本模式:沉浸式修改内容,保障信息质量
- 纯设计模式:按传统PPT方式调整排版
- 设计+文本模式:一段文字对应一页PPT,方便整体调整
此外,秒出PPT内置大量模板,支持一键更换主题。
在文档导入模式下,还能选择:
- 保持原文:直接拆分排版,不改动内容
- 优化文本:AI自动完善内容并排版,非常适合草稿或框架型文档
2、Kimi PPT:基于大模型的PPT生成工具
Kimi PPT基于Kimi大语言模型开发,支持一键生成PPT,生成速度较快,框架产出时间甚至比秒出PPT快了约半分钟。
不过,Kimi的内容输出风格更偏向“长文创作”,在PPT这种要求简洁、直观的场景中,生成的大纲会显得稍显冗余。
体验感受:
- 生成结果只能在全部完成后查看,中途无法暂停添加新要求。
- 对生成后的PPT进行修改时,AI无法自动适应版面,比如删掉一个项目后需要手动调整排版。
总结对比
- 秒出PPT:更适合办公场景,界面直观、可视化编辑、模板丰富、可边生成边调整,适合追求高效与可控性的用户。
- Kimi PPT:生成速度略快,但编辑灵活度低,适合一次性生成需求,不太适合频繁修改。
小编推荐:如果你是职场人士,需要高质量且可随时调整的PPT,优先选择 秒出PPT;如果你只是偶尔需要PPT草稿,Kimi PPT也可以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