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稀有的陨石上,1克的价格能达到1万的天价”
陨石,这种来自宇宙的神秘物质,一直以来都被视为极其珍贵的资源。2016年,一块被称作“墨宝绿陨石”的稀有陨石在北京的收藏家手中以4000万人民币的天价成交。而到了2025年,另一颗陨石在国外的研究机构之间也以1200万的价格易手。这些数字足以让我们看到,陨石在全球范围内的巨大价值。
然而,今天要讲的这个故事的主角,杨可欣,却是一个与常规人们对陨石的认知截然不同的“傻姑娘”。22岁时,她毫不犹豫地踏上了寻找陨石的道路,成为了一名“陨石猎人”。在接下来的五年里,她跨越了13万公里的荒无人烟的区域,收集了超过600块、共计400公斤的珍贵陨石。
更令人惊讶的是,当一些收藏家以每克1万元的高价向她收购这些陨石时,她毅然拒绝了。这一拒绝,不仅代表着她对这些陨石的执着,也表达了她对陨石深厚的感情。为了追逐这份热爱,她甚至将自己准备用来购房的首付款投入了其中,甘心住在简陋的房屋中,四处奔波,继续她的陨石寻找之旅。尽管许多人认为她是“傻姑娘”,但杨可欣却坚持认为,这一切都是值得的。那么,究竟是什么让她如此执着于陨石的收集?
在全球范围内,地球上可供人类活动的陆地面积仅占16%,因此,陨石在穿越大气层后,往往会分散到地球各个偏远的无人区。这些区域包括极端恶劣的环境,如广袤的沙漠、冰雪覆盖的高山、荒凉的戈壁等,几乎每一寸土地都充满了生命的威胁,是我们常说的“死亡地带”。
想要在这些危险的地方找到陨石,难度可想而知。即便陨石成功穿越大气层,落到地球上,它的品质也会受到极大的影响,想要找到一块保存完好的陨石几乎是天方夜谭。正因如此,陨石在全球的价值极高,它的稀有性和来自“无人区”的特殊性,让越来越多的“陨石猎人”投入到这项危险的事业中。大多数猎人心怀暴富梦想,追求着陨石带来的巨额财富。
然而,杨可欣却并非为了财富而开始这段寻找陨石的旅程。2012年,矿物学专业的她放弃了在煤炭行业的高薪工作,选择了常驻新疆,专心投入到陨石猎人的行列。最初,她只是通过在新疆的戈壁滩上寻找一些较为普通的陨石,但在见识到那些天外来物的魅力后,杨可欣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深入更为偏远、艰险的“无人区”,寻求那些更具科研价值的陨石。
陨石,听起来仿佛是来自星辰的浪漫物品,而在地球上找到这些“流星”却是一项极为艰难的挑战。杨可欣,作为一名年轻女性,在这条充满挑战的道路上,初期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但她凭借着无与伦比的毅力,克服了重重困难,逐渐在这些人迹罕至的地区找到了令人惊艳的陨石标本。渐渐地,无人区成为了她的“主场”,然而她始终保持着对自然的敬畏。因为她深知,这些地方极度危险,而那些珍贵的陨石也并非轻易能获得的。
杨可欣的第一次冒险是在罗布泊,这片被称为“死亡之海”的荒漠戈壁。这里的环境极端恶劣,昼夜温差巨大,而且陨石频繁散落在这片神秘之地。然而,第一次深处这片危险的区域,她便差点与团队失散,险些命丧荒凉戈壁。幸运的是,团队最终在夜幕降临前找到了她。面对生命的威胁,许多人可能会退缩,但杨可欣却没有放弃,第二天,她竟然意外发现了一块20克重的陨石碎片。从那以后,她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继续深入塔克拉玛干沙漠、青海芒崖等无人区,寻找陨石的踪迹。
对于杨可欣来说,死亡并不是一个遥远的概念。每一次进入这些极限区域,她都仿佛在与死神擦肩而过。但她凭借丰富的经验和同伴的帮助,总能安全返回。五年的时间里,杨可欣深入戈壁沙漠、翻越雪山荒漠,脚踩沙漠,头顶星辰,积累了超过400公斤的陨石标本,几乎将她的生命和这片土地紧密相连。
虽然杨可欣收集到的陨石堪称奇珍异宝,但她并非为了财富。面对高价的收购,她坚决拒绝,并将一部分陨石无偿捐赠给了中国科学院,同时将另一些陨石用来开设了陨石馆。她甚至将自己买房的首付款也投入其中,建起了这个陨石馆。杨可欣的行为引发了很多人的不解,甚至她的父母也不明白她为何甘心为这些“天外来物”付出如此多的代价。
然而,杨可欣从不后悔,她坚信自己是在为科学做贡献,并且希望通过这个陨石馆让更多人了解这些奇异的天体物质。最终,她的故事引起了央视的关注,并邀请她参加了节目《开讲了》。随着节目播出,她的陨石馆也逐渐迎来了越来越多的访客。
如今,杨可欣已经成为陨石馆的馆长,接待着来自各地的游客。这个坐落在贵阳的陨石馆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人前来参观,杨可欣和她的陨石们也逐渐为更多人所熟知。她无私捐赠和自费建立陨石馆的行为,无疑是出于对科学的热爱和对知识的尊敬。
她的举动,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