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中國建築國際集團行政總裁、中國建築興業集團董事局主席王曉光一行訪問國家數字建造技術創新中心,與該中心首席科學家丁烈雲教授及其專家團隊圍繞幕牆清潔機器人聯合研發、產學研深度融合及人才培養等方面展開深度交流,雙方達成重要合作共識。
華中科技大學土木與水利工程學院黨委書記李斌、院長劉華北,人工智能與自動化學院教授黃劍,土木與水利工程學院副院長周誠等相關專家,中國建築國際集團總工程師張宗軍,中國建築興業集團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朱海明、總工程師兼副總裁朱敏峰,中建國際投資集團助理總經理殷大偉等相關人員出席交流活動。
丁烈雲教授強調,建築機器人是建築業轉型升級的核心驅動力,應重點發展“清洗+巡檢”多功能系列化產品。他建議以具體項目合作為基礎,探索共建產業基地,並推動“訂單式”人才培養計劃,鼓勵企業工程師駐校參與研發,實現人才與技術的雙向賦能。
王曉光介紹了公司業務的戰略布局,特別是幕牆核心業務與快速發展的BIPV(建築光伏一體化)業務。他指出面對龐大的存量幕牆市場、高空作業安全與人力成本挑戰,智能化維保是必然趨勢。他表示公司將立足港澳、國內高端及新加坡市場,積極擁抱智能製造,通過與頂尖科研機構進行聯合開發或課題合作,加速推動面向市場的高性能幕牆清潔機器人產品落地。
此次訪問交流不僅加深了雙方在智能建造與幕牆產業領域的相互理解,更標誌著中國建築興業與國家數字建造技術創新中心戰略合作的實質性啟動。
雙方將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國家數字建造技術創新中心依托其在人工智能、機器視覺、自動控製、結構工程等領域的深厚積累,主導前沿算法、新型機構設計等“從0到1”的原創性研究;中國建築興業則憑借其全球領先的幕牆工程經驗、豐富的應用場景數據、BIM模型庫及產業化能力,聚焦共性技術工程化、產品測試驗證及“從1到N”的規模化應用,提供幕牆專業知識與標準支持。
中國建築興業將以此為契機,加速培育機器人業務戰略新動能。公司計劃在“十五五”期間,圍繞幕牆工廠智能製造、幕牆工地智能建造及幕牆後智能服務三大場景,通過自主研發、聯合開發、集采應用等多種方式,系統推進機器人技術應用與產業布局,打造“幕牆全生命周期”服務能力。
未來,雙方將以“科研創新+產業轉化”雙輪驅動為引擎,加速合作成果向行業新質生產力轉化,打造國際智能建造與機器人應用創新高地。
責編:覃士明
校對:竇健榕,尋 立
審核:劉為民,譚 嘯
內容來源:遠東珠海智造基地
歡迎轉載並註明來源!
關於中國建築興業集團
中國建築興業集團(以下簡稱“公司”)於1969年在香港成立,2010年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碼00830.HK),2012年被中國建築國際集團收購,成為中國建築旗下以建築幕牆為主業的上市公司。其核心業務品牌“遠東幕牆”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專業幕牆公司,業務遍及5個大洲、13個國家和地區,102個城市,累計承建了包括迪拜哈利法塔、香港中環美利道2號及深圳OPPO國際總部歐加大廈在內的1000餘座幕牆工程。“遠東幕牆”擁有行業領先的全供應鏈管控能力,強化BIM技術與供應鏈數據深度融合,打造了“數字遠東幕牆全生命週期管理平台”,實現從設計、採購、生產、物流到安裝的全過程數字化管理。在珠海,“遠東幕牆”打造的智能製造生產基地年產量可達複雜幕牆60萬平方米或標準幕牆120萬平方米。
公司積極響應國家“雙碳”戰略目標,推動綠色轉型,2024年設立遠東光伏科技公司,專注BIPV產品研發和業務,推出LIGHT系列輕質仿真組件,滿足綠色建築設計需求。此外,公司旗下“中海監理”品牌擁有最高監理資質,累計承接項目超1000個。投資運營方面,瀋陽皇姑熱電是集環保、節能降耗於一體的熱電聯產企業,直接為瀋陽市西北部21萬戶居民及100多家單位提供供暖服務。
(中国建筑兴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