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的夜,静谧而深邃。吕文扬独自躺在亚龙湾柔软的沙滩上,细白的沙粒透过单薄的T恤贴在背上,带着白天阳光的余温亚博。海浪拍岸的声音像一首永恒的催眠曲,一波又一波地涌来,又悄然退去,只留下湿润的咸味在空气中弥漫。
他仰望着头顶的星空,这是他在城市里从未见过的景象。没有光污染的遮蔽,银河像一条璀璨的牛奶路横跨天际,繁星如钻石般镶嵌在深蓝色的天鹅绒上,闪烁着冷冽而古老的光芒。吕文扬取出随身携带的望远镜,小心翼翼地架设在沙滩上,调整着焦距。
"今晚的星象很特别,"他自言自语道,想起临行前天文爱好者群里讨论的"夏季大三角"观测时机。就在他准备对准天琴座的织女星时,视野边缘突然闪过一道异常的光亮。
那不是飞机航线的灯光,也不是卫星划过的轨迹。那道光呈不规则的锯齿状,在星群间快速移动,时而明亮如流星,时而又暗淡如远处的渔火。吕文扬猛地坐起身,差点碰翻了望远镜。
"这是什么?"他喃喃道,心跳加速。
那道光再次出现,这次更加清晰。它似乎在有意识地移动,从一个星座跳跃到另一个星座,像是在星空中玩着某种捉迷藏的游戏。吕文扬抓起望远镜,迅速锁定了光源的位置——那是一颗在正常星图中不存在的"星星",正沿着一条难以解释的轨迹在群星间穿行。
"UFO?"这个念头刚闪过,吕文扬就自我否定了。作为海洋生物专业的研究生,他对超自然现象持怀疑态度。但眼前的一幕又确实无法用常理解释。
那道光突然停在了天蝎座的心宿二附近,然后开始有规律地明暗变化,就像某种信号。吕文扬屏住呼吸,拿出笔记本开始记录时间、方向和光变的频率。十秒亮,五秒灭,三秒亮,两秒灭...这个模式似乎在重复。
"有人在发送摩尔斯电码?"他大胆猜测,手指飞快地在本子上画着符号。
就在这时,那道光突然分裂成了两颗较小的光点,如同母星孕育出了两个孩子。它们围绕着主光源旋转,形成了一个完美的等边三角形。随后,更令人惊异的事情发生了——更多的光点出现了,一颗、两颗、三颗...最终形成了七颗光点围绕中心旋转的奇观,宛如一个小型的太阳系。
吕文扬感到一阵战栗从脊背爬上后颈。这太不可思议了。他调整望远镜的焦距,试图获取更多细节,但那些光点始终保持着完美的距离和节奏,既不靠近也不远离,仿佛在进行一场精心编排的宇宙舞蹈。
"它们在博弈..."一个奇怪的念头突然闯入吕文扬的脑海,"不是人与人之间的博弈,而是星辰之间的...某种策略游戏。"
他回想起自己曾经研究过的博弈论模型——囚徒困境、鹰鸽博弈、进化稳定策略...这些地球上生物为了生存和繁衍而发展出的数学模型,是否也适用于星辰之间?那些光点,或许代表着不同文明或力量,在宇宙这个巨大的棋盘上,进行着一场跨越光年的策略较量。
其中一颗较小的光点突然脱离了轨道,向地球的方向直射而来!吕文扬的心跳几乎停止,他本能地想要躲避,却又被一种莫名的力量钉在原地。那道光越来越近,越来越亮,直到——
"啪!"
一只萤火虫落在了吕文扬的笔记本上,照亮了他惊愕的脸庞。他这才意识到,所谓的"星辰博弈",不过是自己盯着星空太久,加上海风和疲惫导致的幻觉亚博。那道"锯齿状的光"其实是远处游轮上的导航灯,被大气折射后产生的奇特视觉效果;而那些"旋转的光点",则是他的眼睛在长时间聚焦后产生的残留影像和心理暗示。
海浪依旧拍打着沙滩,发出轻柔的声响。吕文扬长舒一口气,却发现自己手中紧握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一系列复杂的符号和数字——那些"星辰博弈"的"规则",在他眼中竟如此真实而合理。
他抬头再次望向星空,那些星星依旧静静地闪烁着,古老而神秘。在这无垠的宇宙中,是否真的存在着某种形式的博弈?文明与文明之间,力量与力量之间,是否也如地球上生物间的竞争与合作一样,遵循着某种尚未被人类理解的规则?
吕文扬合上笔记本,将它小心地收进背包。无论答案如何,今晚这场与星辰的奇妙邂逅,已经在他心中种下了一颗好奇的种子。也许有一天,人类能够真正理解这些来自宇宙深处的信号,参与到那场跨越时空的伟大博弈之中。
海风轻拂,带着咸湿的气息和远处渔船的汽笛声。吕文扬躺在沙滩上,望着那片依然闪烁的星空,渐渐进入了梦乡。在梦中,他看见自己驾驶着一艘飞船,穿梭于群星之间亚博,参与着那场永恒的、神秘的...星辰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