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芯片本质上是旧的,性能过时了!”美国总统特朗普一句话,像把尖刀刺向英伟达专为中国市场打造的H20芯片。更狠的是,他亲口证实:已勒令英伟达,未来每卖一片H20到中国,必须上缴销售额的15%作为“许可费”。这场突如其来的“芯片税”,瞬间震动了全球科技圈。
最初,特朗普的“要价”是20%。英伟达掌门人黄仁勋紧急斡旋,一番艰难谈判才勉强砍到15%。巨头在政治强权面前的妥协姿态显露无疑。这记重拳不仅砸向英伟达,连AMD也未能幸免。白宫官员证实,AMD要卖它为中国定制的MI308芯片,同样得乖乖交出15%的收入。这显然是一场针对中国市场的系统性打压。
H20芯片的命运尤为戏剧化。去年,英伟达为绕过美国出口限制,特意为中国市场定制了这款“阉割版”AI芯片。它的算力被大幅削弱,不到旗舰H100芯片的15%,甚至在某些关键性能上被曝落后于华为等国产竞品。但英伟达聪明地抓住了大模型推理的一个痛点——海量内存需求。通过将HBM内存容量提升到惊人的141GB,H20去年在国内市场依然风生水起。然而好景不长,今年4月一纸禁令,要求H20出口必须申请许可。黄仁勋5月无奈承认,这“有效地关闭了”英伟达在中国大陆的销售大门。一个巨大的市场瞬间冰封。英伟达内部估计,如果销售未被叫停,仅仅在截至7月的季度,H20就能带来约80亿美元的惊人营收!这笔真金白银的损失,让英伟达切切实实感受到了切肤之痛。
更令英伟达窒息的是特朗普对下一代芯片Blackwell的严防死守。特朗普毫不吝啬地将其捧为“超级、超级先进”,是“世界上最新、最伟大的”芯片,并断言美国以外地区五年内也造不出同等产品。他的态度斩钉截铁:绝不允许高性能的Blackwell芯片流向中国。想卖?除非把它“阉割”到面目全非。压力之下,黄仁勋已计划再次前往谈判,为Blackwell争取一线出口生机。这场即将上演的“芯片外交”,牵动着整个产业的神经。
在这场风暴中心,黄仁勋展现出罕见的清醒。他公开承认:“华为是中国最强大的科技公司,他们征服了所进入的每一个市场。”他更发出警告:“我认为他们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影响力每年都在增长。我们不能假设他们不会成为影响因素。”最犀利的观点直指美国政策核心——强行切断供应非但不能遏制中国,反而会刺激中国芯片产业加速自主,最终更快地追赶上美国。让中国开发者使用美国技术,在他看来才是对美国长远安全更有利的选择。这种产业领袖的务实判断,与美国政府基于恐惧的封锁逻辑形成了刺眼的对比。
特朗普政府挥舞大棒的核心逻辑,是担忧先进AI芯片会助力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超越美国,威胁其国家安全。然而,人为制造的“真空”恰恰给中国本土芯片厂商送上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已有测试数据显示,在执行类似DeepSeek模型的推理任务时,某些国产AI芯片的性能可达到英伟达H100的60%,进步显著。当英伟达、AMD的“特供芯片”因政治高压被迫退场或成本剧增,华为昇腾等国产力量面前,一个巨大的市场蓝海正在展开。当然,挑战同样严峻。国产芯片要在顶尖算力(尤其是追赶像Blackwell这样的怪物)、全栈软件生态的成熟度以及大规模稳定供应能力上实现全面突破,仍有硬仗要打。
特朗普的“芯片税”看似是美国单方面施加的枷锁,实则是把锋利的双刃剑。短期看,它卡住了英伟达、AMD的脖子,让它们痛失市场;长期看,它正以一种近乎荒谬的方式,成为中国芯片自主创新的最强“催化剂”。黄仁勋下周与特朗普的谈判桌上,Blackwell的命运能否迎来转机?华为等中国芯片厂商能否抓住这“天赐”的时间窗口,实现真正的弯道超车?这场由15%“买路钱”引发的科技角力,结局远未注定。唯一清晰的是:全球AI芯片的竞争格局,正被政治力量猛烈地重塑。未来的主导权之争,只会更加残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