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大疆旗下首款全景相机📷️,Osmo 360从发布起就带着明确的目标,那就是分一杯影石的蛋糕还有扫地机器人市场,后者也不甘示弱的正在搞无人机。其核心竞争力集中在1/1.1英寸方形背照式CMOS与原生8K全景视频上。
这颗专为全景拍摄设计的传感器将无效区域减少25%,在保证画质的同时实现了183g的轻量化设计,比竞品Insta360X5轻约16g,配合IP68级10米防水,既满足日常拍摄又能应对户外场景。
Osmo 360的方形机身(61×83×36.3mm)区别于X5的长条状设计,实测单手握持时虽需注意避免触碰镜头,有用户反馈手指易误触背面镜片,但183g的重量在佩戴头盔或手持拍摄时负担更小,尤其适合运动场景。
机身采用磁吸快拆设计(我这Action2用户多期待产品线能秽土转生一下啊),兼容Osmo Action系列配件,如续航延长杆、头盔支架,对比X5的专用配件生态,Osmo的通用性更胜一筹。
防水性能为10米裸机防水,虽低于X5的16米,但日常雨水、泳池场景足够应对;
不过用户实测发现电池仓盖偏软,水下压力较大时可能渗水,建议复杂水环境搭配防水壳。
核心参数方面,Osmo 360搭载1/1.1英寸方形CMOS,原生支持8K50fps全景视频(7680×3840),6K60fps超采样4K输出,静态照片最高1.2亿像素(15520×7760)。
对比X5的5.7K分辨率,Osmo的8K在细节解析力上优势明显,尤其在后期裁切时保留更多信息。但X5的5.7K画面立体感更强,有用户反馈Osmo的HDR默认开启,画面偏平,风景拍摄不如X5有层次。
视频格式上支持10-bit色深与D-LogM格式,可记录超10亿种色彩,后期调色空间远超X5的8-bit。新增的XF-HEVCS高效编码(基于MP4)在8K30fps下128GB卡可录75分钟,比X5的编码更省空间,但X5的ProRes格式对专业后期更友好。
增稳方面搭载地平线增稳,360°旋转拍摄时画面水平校正精度优于X5;单镜头模式下的超强增稳3.0可抑制抖动并保留运动感,适合第一视角拍摄。
续航方面,1950mAh电池支持8K30fps连续录制100分钟,比X5的85分钟更长,且与Osmo Action5Pro电池通用,对多设备用户更友好。
实际拍摄体验中,日光场景下8K超采样4K画面锐利,HDR默认开启,实测画面对比度低、肤色偏暖,适合自拍🤳与vlog,人物面部亮度均匀;X5的HDR立体感更强,风景拍摄的明暗层次更自然。
夜景与弱光环境是Osmo的短板,虽是1/1.1英寸大底,但实测表现不及X5。暗光环境下ISO 3200以上噪点明显,高光易“白飞”,如路灯、店铺灯光,而X5的双增益传感器在ISO 6400下仍能保持纯净;Osmo的超级夜景模式虽能提亮暗部,但细节损失比X5更严重。(左360右X5)
动态拍摄时8K50fps录制高速运动,如骑行、滑雪🎿,画面无明显拖影,优于X5的5.7K30fps
但时空凝固模式(6K120fps)的拼接精度一般,快速旋转时接缝处易出现色彩断层,X5的拼接算法更成熟。
Osmo内置105GB存储,大疆这可算良心发现了!磁吸快拆设计可快速切换全景/单镜头模式,比X5的螺丝固定更高效。
支持直连2个DJIMic2麦g风,双人对话收音无延迟,而X5需额外转接,这就是大疆这边的生态优势了;兼容Osmo Action系列配件,如2.5米碳纤维自拍🤳杆,搭配“隐形自拍🤳杆”可实现无人机般的第三人称视角,这一点🕐️比X5的专用配件更灵活。
后期工具上DJI Mimo APP支持体感取景与智能追踪,比X5的编辑软件更易上手,毕竟前面搞了很久了。
但PC端DJI Studio处理8K素材时对配置要求极高,i7-14900K+RTX4060仍卡顿,不是性能不够,而是X5的剪辑软件对硬件兼容性更好。
握持与操作上,方形机身单手握持时需刻意避开镜头,女性♀️用户易手滑;对比X5的细长机身,Osmo的按键布局稍显拥挤,盲操作误触率更高。拼接精度在广角场景,如广阔风景中,接缝处易出现色彩偏差,尤其在逆光下明显;X5的拼接算法更成熟,接缝隐蔽性更强。
总体来看,Osmo 360作为DJI的全景旗舰,8K分辨率、轻量化设计与生态是其核心竞争力,适合需要高分辨率素材、频繁切换场景,如vlog、运动拍摄的用户。但它的夜景短板、软件稳定性问题,以及对后期设备的高要求,使其难以成为全能选手。
若追求极致画质与便携性,且能接受后期妥协,Osmo 360值得入手;若更看重夜景纯净度与软件成熟度,X5仍是更稳妥的选择。对于大疆生态用户,如已有Osmo Action5Pro,Osmo 360的配件通用性与协同性,会带来额外加分,比如你可以放在无人机上·····
后期上抛开软件优化问题,视频需要通过大疆的studio软件进行画面选择,畸变矫正啥的一次操作以后进行导出,再导入工作软件二次操作,这就直接决定它一定会比普通相机📷️增加一个步骤。虽然严肃工作一般不会用全景,但是想要自己玩玩,发朋友圈,为了那用过一两次以后就不太感冒了的球形全景照片而每次都要费心编辑一次。
那出去玩一天累死了还要去花脑子选画面,倒不如a5或者p3直接在一视角就花点心思对准拍好。那如果拍单镜头,我为什么不买a5;最后补一句运动相机📷️的需求很多人都是自己给自己捏造出来的,想要开始记录从t3开始好一点🕐️,只是360价格太爆了,给了很多人一个犹豫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