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最近几年,大家不管是网购耳机时,还是刷科技、运动类相关的内容,总能看到开放式耳机的身影。这种耳机采用开放式设计,佩戴起来很舒适,不会让耳朵有闷热感。平时听歌、接电话都能用,还能让人留意到周围的声音,所以运动爱好者和上班族经常用它。
不过现在市面上的开放式耳机太多了,很多人都分不清:不同牌子、不同价格的到底有啥差别?贵的就一定好吗?便宜的够用吗?我用耳机也有个几年了,为了帮大家选的时候不犯难,从自己用过的里面挑了三款性价比不错的来做个比较,分别是 399元的虹觅 Ultra、409元的 FIIL GS 和489元的倍思Eli。下面会从佩戴舒适度、性能配置、外观设计、音质等方面详细说说,给大家选耳机时有个小参考。
-------
耳机音质表现对比
虹觅 Ultra 虽然价格是这三款里面最低的,但是整体表现相当不错。16.2mm 的大动圈单元让声音更有力量,石墨烯振膜让高音部分更清晰,音乐中的小细节也能被捕捉到。经过虹觅专业声学实验室调音,高、中、低音比较均衡,细节丰富,长时间聆听也不会觉得腻。
FIIL GS: 这款耳机用的是18×11mm 跑道型单元,搭配 LDHC 高清编码传输技术后,声音层次感明显,各种细节都能清晰呈现,听感不错。
倍思ELI:搭载 16.2MM 超线性发声单元,声音振动稳定、音量大,配合低频增强算法,能加强低音表现,整体表现出色,不失水准。
------
耳机外观对比
FIIL GS 用了特别的耳蜗式收纳结构,耳机舱部分也很小巧,再小的包也能装下。不过它外面没有舱盖保护,容易被碰到、磕坏,也容易弄脏。虹觅 Ultra 外形好看,线条流畅,加上轻磨砂材质的外壳,有质感又美观,而且耳机舱做得比较扁,放裤兜或包里都不占地方,方便携带。倍思的充电盒大小其实也不算大,但和前两款比起来,明显要更重、体积也更大一些,便携性可能会稍微差一点,但是这款耳机的耳机舱采用了透明舱盖的设计,观感不错。
-------
耳机佩戴表现对比
倍思 Eli 的耳挂采用镍钛合金半记忆材料,能提供稳定的支撑力,但材质稍硬,连续戴 1 小时左右,耳朵可能会有轻微的酸胀感,更适合短时间的剧烈运动场景。
FIIL GS 单耳仅 8.2 克,戴在耳朵上几乎感觉不到重量,很适合长时间办公或学习时使用。耳机外层包裹着液态硅胶,触感柔软舒适,内部的镍钛合金丝支撑性出色,反复弯折也不会变形。而且整机采用仿生耳型设计,结合 6/6/6 人体工学原理,能自动适配不同人的耳型,佩戴时既稳固又舒服,耐用性也比较强。
虹觅 Ultra 单只重量 8 克,是三款中最轻的。耳挂使用亲肤硅胶材质,采用人体流线工学设计,挂在耳朵上贴合度很高,不会有硌耳的感觉,戴久了也不会觉得累。虽然耳挂角度无法调节,但设计时充分考虑了不同耳朵的形状,无论是跑步、骑车还是日常佩戴,都不容易脱落。
-------
性能配置对比
虹觅 Ultra 的性价比十分突出。它搭载了最新的 蓝牙 V5.4 芯片,搭配自主研发的触片式充电技术,充电稳定又快速。此外,它还有一个专属的防漏音模式,敲击三下耳机就能开启,在公共场合使用时不用担心声音外泄,能够很好地保护隐私。16.2MM 的大动圈单元加上专业的调音,音质也不错,配置方面整体表现很亮眼。
FIIL GS 各方面表现比较均衡,没有明显的短板。8.2 克的轻量化设计带来舒适的佩戴感,Bluetooth V5.3 芯片能保证连接稳定,18*11MM 单元让音质更加清晰,IPX5 级防水也能满足日常运动需求。
倍思ELI性能各方面都比较中规中矩,没有特别突出的地方,但也挑不出大毛病,日常随便用用是够的。
-------
充电方式及防漏音功能对比
虹觅 Ultra 的充电方式采用触片式设计。这种设计增大了耳机与充电仓的接触面积,不仅充电速度更快,还不容易出现接触不良导致充不上电的情况。在防漏音方面,它有专门的模式,敲三下就能打开,声音不容易外泄,在人多的地方使用,不用担心吵到别人。
倍思 Eli 采用传统的触点式充电,用久了偶尔会出现接触不好的情况。虽然它也有防漏音功能,但实际使用效果不如虹觅 Ultra。
FIIL GS 同样是触点式充电,在防漏音功能上表现一般,没有特别的设计。
-------
总结:
以上为大家整理了这三款耳机的各项参数和实际表现,希望能为大家选购耳机提供一些有用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