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媒体行业摸爬滚打近五年的张磊,最近总算松了口气。
作为一个情感领域的自媒体人,他运营着三个公众号矩阵,每天要产出至少8篇原创文章,可光是选题和查资料就占去了大半时间。
今年夏日,全国多地水域曝出“食脑虫”踪迹,这类民生与恐怖情感交织的热点,本是他擅长的选题方向,但热点发酵的三天里,他硬是没挤出时间做深度解读,只能眼睁睁看着流量被同行分食。
转机出现在8月初。
听朋友推荐,他开始尝试优采云这款AI智能文章生成器。
首次使用时,他选择“深度原创”模式,把“食脑虫防范”设为核心关键词,附加要求填了“用‘专家访谈’口吻增强可信度”,顺手开启了“热点植入”功能。
让他意外的是,系统不仅自动关联了近期的新闻案例,还生成了带权威数据支撑的小标题,比如“疾控中心提醒:15-30℃水域是高危区域”,连配图都是AI根据内容生成的示意图,省去了他找版权图的麻烦。
更省心的是云端运行配置。
张磊在公司用台式机添加任务,晚上回家发现手机收到推送,显示5篇文章已自动发布到公众号后台。
原来他勾选了“24小时运行”和“接口故障自动暂停”,系统在凌晨服务器负载低时完成了内容生成,还智能避开了早高峰网络拥堵时段——就像8月17日北京移动突然崩溃那次,他设置的“随机选择小时数”功能恰好让发布时间错开了故障窗口。
现在他每周留出两小时,在优采云后台批量设置下周的任务目标:情感故事类用“AI原创标题+自媒体风格”,科普内容开启“引用条数=3”确保严谨性。
上个月“赵露思助农争议”话题爆发时,他用“关键词插入”功能生成了10篇不同切入角度的文章,还用“内容替换”把敏感词统一替换为中立表述。
就这样,原本需要团队协作的内容产出,现在他一个人就能稳定输出高质量文章,月涨粉量比之前翻了三倍。
做自媒体,效率就是生命线。
张磊常跟同行感慨,与其把时间耗在重复劳动上,不如让智能工具解放双手。
真正能抓住“食脑虫”这类热点红利的,永远是那些懂得借势技术升级的人。
如果你也在为内容产能发愁,不妨试试他的方法——现在点开官网注册,还能免费领取3000字原创额度,何不让AI为你的创作加速度?
觉得有用的朋友别忘了点赞收藏,转发时记得@你那位总被deadline追着跑的小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