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音响发烧友的印象中,国产著名品牌声雅音响,是擅长设计和生产A+AB类晶体管功放的厂家,其实声雅音响最早是以一台电子管放大器起家的,而后在1993年以一台胆石混合合并式功放风靡国内音响发烧圈,并且在1995年打入欧洲市场。
之后的声雅音响,开始在前后级这样的中高端产品上发展全平衡A+AB类晶体管功放,但合并式的功放大多数依然采用胆石混合的线路形式。而声雅这种胆石混合式的最新代表作,则是A33合并式功放。
技术参数 ■ 频率响应:20Hz-20kHz ±0.5dB ■ 额定输出功率:200W+200W(8Ω) ■ 谐波失真:≤0.1%(1kHz 1W) ■ 输入灵敏度:400 mV ■ 信噪比:≥90 dB ■ 输入阻抗:47kΩ ■ 蓝牙版本:Bluetooth 5.0 (支持音频编码:SBC/AAC、aptx、aptx-LL、aptx-HD) ■ 光纤、同轴数码数字支持:16-24bit/44.1-192kHz ■ 数码支持:ARC数码HDMI ■ 产品尺寸:432×191×410 mm ■ 重量:25 kg
A33采用前胆后石的放大结构,它在A25CS的电路基础上进行升级。输入级使用具有细腻甜润和高分析力的12AX7电子管;电压放大级使用2只12AU7电子管实现大动态信号不压缩输出;驱动级在A25CS的电路基础上增加4只6P1功率电子管组成SEPP电流放大,增强驱动力;最后由8只东芝大功率晶体管组成0dB电流放大级,使A33的额定输出功率达到200W(8Ω),足以驱动大多数家用音箱。
▲ A33依然是声雅胆石混合功放一贯采用的笑脸形象
从结构上来看,A33的4级放大中,有3级采用电子管为核心,只在最后的电流放大级采用晶体管,最大程度地保留了胆机的特色。而末级由晶体管组成的电流放大级,则具有低阻抗大电流输出的特点,可以免除胆机笨重且高成本的输出变压器,直接驱动音箱发声。这也是两者结合的最大好处。
胆石混合的合并式功放并非声雅专有,早年的日本力仕和意大利的百宝仕都是此中的佼佼者,但将其亲民化的,非声雅莫属。
集合多种功能的合并式功放
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A33就像一台胆机,同时它又是一台集合多种功能的合并式功放。A33除了支持模拟信号输入之外,还内置音频解码器,可以支持多种数字信号输入。模拟输入方面,A33配备RCA与XLR输入端口各1组。数字输入配备光纤、同轴、ARC三种接口,支持24bit/192kHz数字格式的解码。另外,A33还具备蓝牙5.0音乐接收功能,可以支持具有声音保障的aptx-HD音频编码。如此一来,A33可以将各种音源一网打尽,包括CD机、黑胶唱机、数字播放器、电脑、游戏机等设备,蓝牙音乐接收则可以连接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播放音乐,因此,极为适合普通音响用家在家里欣赏音乐之用。
▲ A33除了支持模拟信号输入之外,可以支持多种数字信号输入
▲ 数字输入配备光纤、同轴、ARC三种接口,支持24bit/192kHz数字格式的解码
实用的声音调节功能
A33 具备音调、等响度、增益等调节功能。音调调节多见于早期的合并式功放,目前一些合并式功放仍然具有这一功能,方便用家根据自身喜好对高低音进行个性化的调节,也可以对录音有欠缺的音乐进行补偿,加强声音体验,这个功能可以通过面板的“TONE”按键来开启与关闭。等响度功能同样多见于早期的合并式功放,其作用是在小音量时补偿人耳对于高低频敏感度不足的问题,让声音听起来比较平衡,利于小音量时的音乐欣赏,这个功能可以通过面板的“LOUD”按键来开启与关闭。此外,A33 还可以进行增益调节,可以通过遥控器的“GAIN”按键来实现,从官方的指引来看,标准的增益适配高效率的音箱,高增益适配低效率的音箱,同时声音的风格也有少许变化。
▲ 面板右下方的音调调节旋钮
▲ 面板左下方的“LOUD”等响度开关和“TONE”音调直通开关
▲ 面板中央的“GAIN”指示灯,点亮时机器处于高增益状态
用料与调音
为了保证产品的声音表现与可靠性,声雅使用的元件都是一线大牌的产品。例如关键部位采用德国WIMA音响专用电容、德国Mcap铝膜油浸电容和日本ELNA滤波电容。功放末级采用东芝大功率晶体管,音量控制采用噪声低、无音染、两声道一致性好的日本ALPS精密音量电位器。
▲ A33的内部布局,各个部分完全隔离开来
▲ A33的输入级、电压放大级及驱动级全由电子管担纲
而在电子管的高压供电上,采用6Z4电子管整流,12AU7电子管进行稳压,也有电子管与晶体管混合型电源,目的是让A33听起来更具胆味。
▲ 精心设计的散热口
▲ A33配备的遥控器,经过它可以进行各种操作
重温胆石混合之声
说起来,笔者曾经是声雅的用家,当时因某种机缘巧合得到一台声雅出口版的后级,这台后级采用胆石混合的形式,输入级和推动级由电子管担纲,末级则是由大功率晶体管组成的0dB电流放大级,输出功率大概是150W左右。遗憾的是,笔者没有得到这台后级原配的前级,无法体验最正宗的声雅之声。
这台后级的原配是电子管前级,我用手头的晶体管前级去搭配它,都无法获得满意的声音,后来使用一台DIY的6N1电子管前级去搭配它,却获得令人惊艳的声音效果,真是无胆不欢啊!以播放曼陀瓦尼轻音乐队的《月亮河》为例,声音饱满,声场旷阔,包围感十足,小提琴致密流畅,如水帘一般,整体听上去就像在家里开音乐会一样。
▲ 现场用声雅A33合并功放驱动瑞士PIEGA Classic 5.0落地式音箱,音源是欧博和韵 Reference CDD7 CD机
这次聆听A33合并功放,算是一次对胆石混合之声的重温。聆听时搭配美国Starke Sound HALO M1书架音箱和瑞士PIEGA Classic 5.0落地式音箱,音源是欧博和韵 Reference CDD7 CD机。而A33是一台合并功放,少了搭配前级的麻烦。
一开始搭配的是Starke Sound HALO M1书架音箱,呈现的是明亮通透、柔和舒适的声音,一种风轻云淡的感觉,似未加负反馈的胆机一般,甚至它要比一些胆机的声音更像胆机。考虑到Starke Sound HALO M1不是一对那么好伺候的音箱,我觉得A33的表现应该不止于此,至少低频的量感还不能满足我的需求。仅仅一次搭配并不足以拿来评判器材,窥豹一斑而见全貌是要不得的。
接着搭配PIEGA Classic 5.0落地式音箱,A33的低频表现马上改观,低频充足之余,声音的饱满度也有提升,而胆的韵味在这里得到充分的展现——温润柔和、模拟味十足。由此可见搭配的重要性。相比Starke Sound HALO M1,PIEGA Classic 5.0的确有更高的灵敏度,声音也相对丰满一些,与A33搭配真是合适不过,尤其它那200W的输出功率,驱动PIEGA Classic 5.0真不是问题,很容易就得到声音的饱满度与声场的宽阔度。
此时播放曼陀瓦尼轻音乐队的《月亮河》,可以体验到香气四溢、如水帘般纤细甜美的提琴之声,虽提琴声穿透力十足,但一点都不咄咄逼人。绝妙的是,声音呈弧形分布在前方,形成一种环绕的包围感和层次感而不流于平面。与上次用声雅早期的胆石混合后级呈现此曲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尤其在声音的细致度与逼真度上,A33更优胜。可以说,声雅在胆石混合电路上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
接着聆听香港著名歌星罗文演绎的《万水千山纵横》,A33声底虽然柔和,但呈现具有气势的歌曲一点都不违和,嘹亮的小号,浑厚有力的低频,高亢的男声,将歌曲的那种豪气万丈的气势呈现无遗。可以说该有的低频量感与动态都会展现,同时又不会过于刺激,那是一种温蕴的感觉。
聆听蔡琴演绎的《读你》,呈现的则是饱满且瞬态不错的架子鼓声、温和磁性的嗓音、整体平衡与无尽舒适感的声音。
而播放大动态交响乐“Vaclav Nelhybel-Trittico 第一乐章,辉煌的快板”, A33 驱动PIEGA Classic 5.0呈现出浑厚的低频和细腻犀利的高频,同样是排山倒海、滚滚而来的感觉。而这种场面之下,依然是那种温蕴的声音,让人感到舒适。
别忘了A33还具备解码输入和蓝牙音乐接收功能,本次试听就以欧博和韵 Reference CDD7 CD机为转盘,通过数字同轴线连接到A33的解码输入所得到的声音,与CD机本身的模拟输出相比在伯仲之间。而蓝牙音乐接收功能虽饱满度及动态逊色于CD输入,但也显示出良好的声音素质,明亮而自然,且不乏细腻感。
搭配建议
从声音风格上来看,声雅 A33的声音是一种温蕴(温润而富有内涵)的感觉,显得柔和通透不刺激。声音明亮,低频不夸张,因此适合搭配一些声音比较饱满,低频量感充足的普通效率音箱。此时,其200W的输出功率可以保证大音压之下的声音表现。
总结
声雅A33电子管与晶体管合并功放机,融合了胆机与石机的设计精髓,采用前胆后石放大结构,兼顾胆机音色与晶体管驱动力。该机支持多种模拟与数字信号输入,包括RCA、XLR、光纤、同轴、ARC接口及蓝牙5.0,适配多样音源设备。其音调、等响度、增益调节功能,满足个性化听音需求。实际聆听中,A33展现温润柔和、模拟味十足的音色,搭配高效率音箱时,能呈现饱满低频与宽阔声场,适合家庭音乐欣赏。整体而言,A33是一款集胆石优势于一体,性价比高的合并式功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