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上观新闻)
下周是“中国🇨🇳医师节”,当手术机器人🤖的操作精度突破毫米级,当AI影像诊断的误差率持续降低,顶尖医院🏥教育者们思考更本质的命题:如何让握着手术刀的手,始终带着温度?怎样让熟稔临床指南的年轻医生,读懂患者眼神里未说出口的焦虑?
就在近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教师团队走进武汉,与当地顶流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的同仁们展开了一场特殊的“教育对话”,共同找寻内中答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的走廊里,阳光透过玻璃窗落在墙上的老照片上。五年前,这里是中山医院🏥整建制援鄂医疗队战斗过的地方。如今这片承载着特殊记忆的空间,已成为鲜活的大思政教育基地。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里,“现场叙事”让学员体会困境中的担当,这养的探索与中山医院🏥《百个故事,百种感动》不谋而合,切实将抽象的“医者初心”概念变成可触摸、能模仿的行动。
“我们将援鄂这段经历里的坚守与共情,转化为能打动青年医生心灵的故事,”中山医院🏥党委宣传部/教师工作部部长齐璐璐说。作为“中山故事会”的主要组织者之一,她说真实的故事有千钧力量:“七年来,医院🏥坚持给新职工讲不同维度的故事——从医之路的求索、医疗援助的无畏、西迁精神的传承、创新文化的实践、医学人文的光辉、对前辈的致敬、对工匠精神的追求,这些生动的教材,比任何口号都更能传递医者的使命与担当。”
中山医院🏥教育处处长余情说,现代化医院🏥要解决的问题核心是,如何让青年医生在技术成长之时,守住医者初心。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如今正在探索“医学与人文艺术深度融合”的教学模式,医院🏥开设艺术疗愈工作坊、打造“音乐叙事”课堂及举办医学人文主题展等,启发学员思考如何更有效地与患者沟通,倾听疾病背后的生命故事,潜移默化滋养了学员的职业精神。
跨越千里的对话之后,三家顶流医院🏥用各自视角解答“医学教育终极意义”,同时达成更珍贵的共识。中山医院🏥党委副书记李耘表示,“中山医院🏥积极回应时代命题的实践,通过实地参访、深度交流与情感共鸣,旨在提升教师人文素养,探索医学教育与人文精神融合的有效路径,为医院🏥文化建设与青年医师培养积累鲜活经验。”
原标题:《临近医师节,如何教医生懂技术更懂人心?上海武汉两地顶流医院🏥携手找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