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见证者:当徕卡遇见中国
地点:上海邮政博物馆
时间:7月26日~8月25日
2025年是徕卡I型相机📷️诞生100周年。从今年年初开始,以“百年徕卡:世纪见证者”为主题的展览在全球多个国家陆续展开。在上海邮政博物馆的这场展览,分为“珍品展区”“匠心车间”“《LFI》档案馆”和“百年影像”四个展区,不仅汇聚了珍稀古董相机📷️和镜头、设计手稿、精密材料与部件、杂志封面等,更以来自国内外摄影师的丰富影像作品,展现了徕卡与中国的世纪故事。
“百年影像”展区由影像评论家顾铮策展,其中包括中国影像先驱金石声留下的历史印记,普利策奖得主刘香成记录的中国往事、摄影名家史蒂夫·麦凯瑞和上田义彦对于中国的印象,也有很多当代摄影师带来的先锋作品,以及包括张亚东、肖战、谭松韵、罗云熙等名人明星️使用徕卡相机📷️拍摄的私人摄影作品。
人生短·艺术长:丰子恺艺术展
地点:程十发美术馆
时间:8月8日~9月7日
丰子恺(1898~1975)是上海中国画院的首任院长,他不仅是中国现代漫画的开创者,也是中国画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代表,继承了中国画的写意传统与诗意内核,以简笔水墨的形式表现日常琐事,作品简洁明快、平实隽永,在中国现代绘画史上独树一帜。
本次展览是上海中国画院成立65周年的系列活动之一,呈现近200件丰子恺书画作品和文献资料,带领观众感受其笔下的纯善动人的人间光景。展览分为“诗意之心”“赤子之心”“悲悯之心”“爱国之心”四个板块,多维度展示艺术家的诗意、谐趣与哲理。
季鑫:皮格马利翁的凝望
地点:龙美术馆(西岸馆)
时间:8月9日~10月15日
对女性♀️形象的描绘是季鑫创作中的重要主题。在艺术史的语境中,这类主题曾经与特定视角的凝视机制与欲望结构相关。而在季鑫的作品中,他所构筑的女性♀️形象凸显出一种精神属性。本次展出的50多件作品,几乎都是唯美、修长、冷静,有一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感觉。“我没有关注性别,”艺术家表示,“她们更像是一个存在高于我的幽灵、精灵,她们比我更加纯粹,比我更加理想化。”
展览名称“皮格马利翁的凝望”引自古希腊神话中的塞浦路斯国王,他根据心目中的理想女性♀️创作了一个象牙雕塑,并且产生了超越尘世的情感。皮格马利翁的凝望与视觉回转,既指涉造物者对理想形象的投射,也揭示了观看与认同、幻想与现实之间的深层纠缠。“在我们的灵魂深处,藏蕴着神圣的本体,那是我们真正的家园。”民国学者吴经熊的这段文字,为季鑫近年的创作提供了一种幽微的精神指引。
朱朱之城
地点:南志阁艺术中心
时间:7月12日~10月26日
在空山基展览之后,南志阁艺术中心迎来了法国艺术家让·朱利安,以及他充满幻想意味的奇想世界。在这个名为“朱朱之城”的展览,到访观众将作为“主角🎭️”,化身“勇者”展开一场奇幻的探索之旅。每个展厅都是宏伟城堡中的神秘房间和奇妙洞窟,由勇者、战士、精灵和魔法师组成的探险小队,将在观展过程中遭遇惊心动魄的历险。沉浸其中,观众将会感受到一种新奇的艺术体验。
展览适合拍照摄影,也适合孩子们在其中穿梭嬉戏,与此同时,它也适合每一个心怀纯真的大人。艺术家让·朱利安在现场用画笔描摹出整个世界,也诉说了自己的故事。他1983年出生于法国南特,兼具戏谑玩心与敏锐观察力的视角,源于自幼沉迷的法国和日本漫画、动画、电子游戏和电影等流行文化的滋养。“朱朱之城”的灵感,正是来源于他童年时期的幻想世界以及与叔叔共度的难忘回忆。
“战争的阴云、全球变暖的气候危机、突然而来的疫情……我们的生活被不安所笼罩,人们通过电子游戏、角色扮演、小众文学和网络社群等方式逃离残酷现实。”艺术家表示,“多年来我一直通过绘画来观察和评论现实世界,如今我旅居东京,开始试图描绘另一个现实——这种充满魔力的日常,或许正是对现代生活的魔法抵御。”
国际人工智能艺术文献展
地点: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
时间:7月26日~11月3日
一只被链条限制的机器狗在愤怒地吠叫,直至精疲力竭。这是一件艺术家的作品,却仿佛拥有动物性的激情、血性,以及与人交流的欲望。在“提视造境Promptoscape:国际人工智能艺术文献展”的现场,汇集了来自全球十个国家和地区的20多位AI艺术家和艺术团体的31件/组作品。它们不仅展现了技术的进步,更呈现出人工智能对于人类的文化、创意与精神维度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人工智能的首轮冲击并未如技术进步主义所预言的那样,将人类从重复性劳动中解放出来,反而是直击人类最宝贵的内核,造成思辨、创意乃至精神活动的大幅度外包与代理。从内核角度,AI是人类的集体无意识,或说人类历史、文化、经验的总和。在展览中,我们会看到,艺术家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模拟情绪、篡改记忆,生成一个又一个连绵不断的梦境。这些通过人工智能创造出来的作品,或将重新定义艺术的概念,也将重新塑造我们所处其中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