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这段本应充满放松与成长的时光,或许在不知不觉中已溜走大半。此时的你,可能正沉浸在假期的惬意中,也可能因时光飞逝而心生焦虑。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心理健康小课堂,学习这份专属的暑假情绪管理指南,让后半段假期依旧快乐又安心。
一、认识情绪的多面性
暑假已经过大半,大家的情绪或许更加复杂,可能会因为前期玩得尽兴而满足,也可能会因为很多计划还没完成而焦虑;可能会因为和朋友相聚的欢乐时光而愉悦,也可能会因为即将到来的开学而感到压力。比如,原本打算暑假学会游泳,可现在一半时间过去了还没开始,失落和自责的情绪便会袭来。又或者,看着身边同学在假期里收获满满,自己却无所事事,就会陷入一种自卑、迷茫的情绪中。这些各种各样的情绪都是正常的反应,就像天气有晴有雨一样,我们的情绪也会有不同的状态 。
二、情绪管理小妙招
(一)记录情绪日记
同学们可以准备一个小本子,每天花几分钟时间,记录下当天自己的情绪变化以及引发这种情绪的事情。比如:“今天完成了暑假作业的一部分,虽然有点累,但很有成就感,后面假期要继续加油。” 或者 “看到别人分享的假期成果,我有点焦虑,觉得自己浪费了很多时间。” 通过这样的记录,我们能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情绪模式,也能在回顾的时候,发现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学会放松技巧
深呼吸放松法:找一个安静舒适的地方坐下或者躺下,闭上眼睛。慢慢地吸气,让空气充满腹部,感受腹部像气球一样膨胀,默数4个数;然后屏住呼吸,默数7个数;最后缓缓地呼气,感受腹部逐渐收缩,默数8个数。重复这个过程几次,你会发现自己的心情慢慢平静下来,焦虑感也减轻了不少。“5-4-3-2-1” 感官回归法:当你感到焦虑不安的时候,不妨试试这个方法。说出5个你看到的东西,比如桌子上的一本书、窗户外面的一棵树、墙上的一幅画等等;说出4个你触摸到的东西,像衣服的材质、沙发的柔软度、手中杯子的温度等;说出3个你听到的声音,可能是窗外鸟儿的叫声、空调运行的声音、远处汽车的喇叭声;说出2个你闻到的气味,也许是房间里的花香、刚泡好的茶的香气;说出1个你尝到的味道,比如嘴里残留的糖果甜味。通过关注周围的感官信息,能帮助你快速回到当下,缓解焦虑情绪 。
(三)适度运动
每天进行适量的运动,对情绪调节有着神奇的效果。去小区里跑跑步,感受汗水的挥洒;和小伙伴一起打一场篮球,享受团队协作和竞争的快乐;或者在家跟着视频做一些简单的瑜伽动作,拉伸身体,放松心情。运动能促使身体分泌内啡肽,这种物质能让我们产生愉悦感,还能降低焦虑水平,让身心都充满活力。尤其在假期过半,身体容易懈怠的时候,运动更能让我们重新焕发活力。
(四)培养兴趣爱好
给自己留出一些时间,沉浸在喜欢的事情中。拿起画笔,描绘出心中五彩斑斓的世界;翻开一本好书,跟随作者的笔触在知识的海洋遨游;学习一门乐器,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当我们全身心投入到兴趣爱好中时,就会进入一种 “心流状态”,忘记时间的流逝,烦恼和不良情绪也会被抛到九霄云外 。
(五)合理规划剩余假期
很多同学会因为未完成的计划而焦虑。此时可以拿出一张纸,把还想做的事情列出来,然后根据剩余时间合理分配。比如,把大目标分解成小任务,每天完成一点🕐️点。完成一个小任务后,给自己一个小奖励,这样既能让假期更有方向,也能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收获成就感,缓解焦虑情绪。
三、应对亲子关系中的情绪问题
暑假过半,和家人相处的时间已累积不少,难免会因为一些小事产生摩擦。比如,父母看到你前半段假期没怎么学习,开始频繁催促,而你觉得假期就该放松,矛盾便由此产生。这时候,运用 “非暴力沟通” 就非常重要。不要一上来就指责父母不理解自己,而是表达自己的感受,例如:“爸爸妈妈,我知道你们担心我的学习,前半段假期我确实玩得有点多。后面我会合理安排时间,既保证学习,也留一些放松的时间,我们可以一起监督我呀。” 这样的沟通方式,能让父母更好地理解我们的想法,也能减少冲突,让亲子关系更加融洽 。
四、警惕不良情绪的信号
如果你发现自己出现了一些持续的不良情绪表现,比如连续好多天失眠或者睡得特别多,对以前喜欢的事情都提不起兴趣,情绪总是很低落或者特别容易发脾气,食欲也有明显的变化,一会儿吃很多,一会儿又什么都不想吃。这时候,一定要引起重视,不要自己一个人硬扛着,及时向家长、老师或者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寻求帮助 。
暑假过半并不意味着结束,依然充满可能。希望同学们都能运用好这些情绪管理的方法,在剩余的假期中收获快乐、成长和内心的平静。让我们以积极的心态、饱满的精神,迎接新学期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