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漳州公路)
云霄分中心
随着台风“杨柳”的逐步逼近,漳州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云霄分中心闻“风”而动、迅速反应,召开防抗台风、暴雨部署会,立足“早部署、早行动、早落实”,就可能引发的次生灾害进行全面防控:
一是加强巡查及隐患排查力度,聚焦高风险路段、边坡、桥梁、隧道及新增灾毁点等关键区域,开展风险排查。组织各养护班站对截水沟、边沟、涵洞等排水设施进行集中清理,清除淤积物及杂草,确保排水系统畅通,为应对强降雨提供基础保障。同时,针对前期台风造成的隐患点,分类推进削坡卸载、乔木清理等整治措施,最大限度降低次生灾害风险。
二是强化信息预警机制,第一时间向在建工程及危险路段责任单位传达台风动态,督促落实防护加固措施。通过动态监测与实地核查相结合的方式,聚焦灾后修复加固环节,防范二次风险。针对已发现的高危边坡等问题,采取针对性处置方案,确保隐患点可控、可防。
三是提升应急响应效率,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确保应急队伍、物资、设备处于待命状态。通过科学预置抢险力量,优化物资调配流程,为快速处置突发情况提供有力支撑。
云霄分中心始终将保障群众出行安全放在首位,全力构建台风防御安全网,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筑牢公路安全防线,为辖区交通安全提供坚实保障。
龙海分中心
为应对即将来袭的“杨柳”台风,漳州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龙海分中心迅速响应,周密部署各项防御工作。
清淤疏堵,让排水“畅行无阻”。龙海分中心组织人员对雨水篦、边沟、桥梁泄水孔、涵洞展开“地毯式”清掏,彻底清除淤积物与藤蔓,让公路排水系统在风雨中保持“通透”,严防内涝阻断交通。
加强巡查,让隐患“无所遁形”。严格值班值守和安全巡查,紧盯高边坡、排水沟、易积水路段等关键风险点,对G228线K5267+000等边坡隐患点进行了重点排查和评估,及时清理淤堵、加固防护,力求消除安全隐患。
严管工程,让施工“按下暂停”。强化在建工程管理,对G228线万顺山庄路口在建工程进行台风前检查,要求立即停工并落实好防台措施,筑牢工地安全“防护墙”。
备足粮草,让物资“严阵以待”。“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龙海分中心全面清点补充装载机、抽水泵、警示标志、反光背心等应急设备物资,确保数量足、性能佳,在台风来袭时能及时调配。
南靖分中心
为确保公路安全度汛,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漳州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南靖分中心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全面落实各项防御措施:
一是提前部署,压实防台责任链。迅速响应:接获台风预警信息后,中心立即启动防台风应急预案,明确各股室、班站的职责分工。层层动员:组织召开防台风专题部署会议,传达上级指示精神,要求全体人员克服麻痹思想,立即进入临战状态。预案细化:结合管养路段特点(特别是易积水、易滑坡、临水临崖路段),对应急预案进行再梳理、再完善,确保措施精准有效。
二是拉网排查,清除风险隐患点
全域覆盖巡查:组织技术骨干和养护人员对管养的国省干线进行“拉网式”隐患排查,尤其加强对高边坡、高挡墙、桥梁、隧道、涵洞、排水系统(边沟、涵管、泄水孔)的检查。
重点部位盯防:对历年易发水毁、滑坡、塌方路段及在建工程周边区域进行重点巡查和风险评估,设立警示标识。隐患即时处置:对巡查中发现的路面坑槽、排水沟堵塞、路肩松散、高立柱广告牌等隐患,立即组织力量进行清理、疏通和拆除,消除安全隐患。对短期内无法彻底治理的重大隐患点,制定临时加固和监测预警方案。
三是精心维保,确保机械战备状态。全面检修调试:对应急抢险机械设备(如装载机、挖掘机、自卸车、应急照明设备、发电机等)进行全面检修、保养和调试,确保性能良好、油料充足、随时可用。定点集结待命: 将关键抢险机械提前部署到易受灾区域附近的养护站或指定集结地点,缩短应急响应时间。
四是严查工程,筑牢在建项目安全堤。工地全面检查:对辖区内所有公路在建工程项目(如边坡防护、安防工程等)进行专项安全检查。重点加固防护:督促施工单位落实防台措施,重点检查:施工围挡、标志标牌加固情况;支架、模板、临时用电设施稳固情况;高边坡的支护及排水措施。
五是强化保障,提升应急处突能力。物资储备到位:全面清点并补充砂石料、编织袋、木桩、警示标志(牌、锥、带)、应急灯、雨具、救生衣🦺等防汛抢险物资,确保储备充足、调用便捷。队伍严阵以待:应急抢险队伍全员在岗待命,保持通讯24小时畅通,确保关键时刻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强化值班值守: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确保信息渠道畅通。加强与气象、交警等部门的联动会商,密切关注台风动态及路网运行情况。
南靖分中心将持续密切关注台风“杨柳”动向,根据预警等级和实际影响,动态调整防御措施和应急响应级别。全体干部职工将坚守岗位,严阵以待,全力保障管养公路的安全畅通,最大限度减少台风灾害可能造成的损失,切实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出行安全。
平和分中心
针对台风“杨柳”可能对平和县带来的强风暴雨威胁,漳州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平和分中心从隐患排查、物资储备到应急值守多维发力,织密织牢公路防台“安全网”。
防台工作中,主要领导带队深入一线督战,重点对辖区内G357线K109高路堤、K131+520-K131+600高边坡及G355线K442+800等重点区域,监测坡体有无裂缝及扩张迹象。为提升排查效率与精准度,技术人员操控无人机对易发生滑坡、落石的重点边坡展开全方位扫描,依据实时传回的影像锁定潜在风险点后,当即组织养护人员携带工具赶赴现场,人工清理松动石块、清运排水沟杂物,确保雨水快速排泄,最大限度减少对边坡的冲刷压力。与此同时,各班站养护人员同步对辖区桥梁伸缩缝、泄水孔、防撞护栏进行拉网式检查,重点清理涵洞进口处的树枝、垃圾等堵塞物,严防雨水倒灌影响桥梁结构安全;对公路沿线行道树进行“精细化修剪”,去除过密枝条和病弱枝,并对倾斜树木采取绳索加固措施,有效防范台风期间树木倒伏阻断交通。
为确保抢险物资“拿得出、用得上”,提前对仓库应急物资进行全面盘点,抽水泵、发电机等设备均完成调试并保持良好状态,随时可投入使用。同时,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密切追踪台风路径、降雨强度等气象信息,确保预警通知及时传达、精准叫应;进一步健全“公路-交警-气象”联动机制,一旦出现路面积水、边坡滑塌等突发情况,可立即实现信息共享、协同处置。
当前,平和分中心各项防台措施已全部落实到位。在建养护工程均已停工,对各类建材进行规整堆放并捆绑固定,对临时工棚、围挡等进行全面加固处理,确保其能抵御台风侵袭。各部门将持续密切关注台风动态,加密巡查频次,确保第一时间发现并处置险情,为辖区公路安全畅通筑牢坚实“防护墙”。
东山分中心
台风“杨柳”步步逼近漳州,漳州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东山分中心闻“风”而动,严阵以待,全力以赴做好防御台风各项工作。
组织一线养护人员加强路面巡查清理,重点加强边沟、涵洞、雨水井的落叶淤泥清理,尤其是排水任务较重的大型涵洞口,彻底清理垃圾堵塞,确保暴雨来临时排水系统高效运转。开展树枝修剪及树木加固,避免台风期间可能发生的树枝折断掉落情况。
组织开展风险隐患大排查,聚焦辖区地质水文灾害隐患点、低洼地带、在建工地等重点地区,做到隐患应改尽改,督促在建工程落实安全保障措施,强化巡查值守,确保工地防御措施切实落地。
加强同邻近村镇及气象局等相关部门的联动,畅通信息渠道,实现险情雨情共享。分中心密切关注台风动态,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动员全体应急抢险人员进入紧急战备状态,并做好应急物资储备、应急设备维护。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值守和领导带班制度,落实快速响应处置机制,遇突发情况快速处置,全力保障台风期间东山县普通国省干线安全度汛、平稳运行。
诏安分中心
今年第11号台风“杨柳”预计于8月13日晚间到8月14日凌晨在福建厦门到广东汕头一带沿海再次登陆,漳州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诏安分中心全体人员加强各项巡查养护工作,织密公路防汛安全网。
分中心主要领导带领工程技术人员深入辖养公路易积水、易溜方等重点路段,实地查看防汛措施落实情况,对排查隐患、巡查养护等各项工作做出指导、调度。同时,路安股工作人员加大巡查力度,重点整治桥下堆物、边沟顶管等暗藏隐患的违规行为,为台风期间公路平稳运行筑起牢固屏障。
台风即将来袭,公路人严阵以待。接下来,诏安分中心将持续跟踪台风动向,严格落实“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核查”机制,全方位筑牢防台防汛“安全堤”。
台商区分中心
13日下午,漳州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台商区分中心领导干部带队下沉一线,全方位开展检查,筑牢安全防线。
聚焦应急物资储备,夯实防御基础。检查组一行仔细查看了防汛沙袋、抽水泵、救生衣🦺等各类应急物资的储备情况,确保数量充足、性能良好,为台风来袭时的应急处置提供坚实物资保障。
紧盯工程施工安全,强化风险管控。检查组深入涉路施工工地,对在建工程进行细致督查,重点查看安全防护措施落实情况,明确要求施工单位立即停止作业,妥善安置人员与设备,并对施工现场进行加固处理,彻底消除安全隐患。
保障道路通行顺畅,排查潜在隐患。道路巡查中,检查组重点检查高边坡临时加固情况,防范台风期间坍塌风险;对易积水路段全面排查,仔细查看排水管道、雨水井口的清理状况,确保排水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