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碰到不少朋友说,整理会议录音、网课音频太麻烦,手动打字要花好几个小时,想找个能自动总结的AI工具。
刚好我一直在研究AI音频工具,就选了2025年比较火的3款:FL Studio、听脑AI、Audacity,拿同一批音频测了测,看看实际用起来怎么样。测试用的是3段音频:2小时的职场会议录音(有杂音、多人说话)、1.5小时的网课录音(老师带方言)、1小时的客户沟通录音(有背景音),设备是iPhone 15(iOS 17)和Windows 11电脑(i5处理器、8G内存),测试方法就是每款工具都处理这3段音频,记录处理时间、转写准确率、分段效果、关键词提取情况。
先说说FL Studio,它本来是做音乐制作的,音频总结不是核心功能。转写需要手动开启“音频转文本”插件,藏在“工具”菜单里,找起来有点麻烦。转写的时候,对多人说话的音频,经常把“张三说”写成“张山说”,准确率大概80%。
分段要手动拉进度条,比如会议中换话题了,得自己找时间点切开,很费眼睛。关键词提取没有自动功能,得自己在转写文本里找,比如“下周提交方案”这样的句子,要手动标记。待办生成更没有,得自己把关键词抄到备忘录📝里。
然后是Audacity,它是免费的音频编辑工具,转写需要装第三方插件,比如Vocaloid。步骤是这样的:先导入音频文件📄,然后打开“效果”菜单,找到“Vocaloid转写”,再调整“采样率”“比特率”这些参数,点“开始”。转写时间大概是音频长度的1/2,比如2小时音频要1小时。
转写准确率大概85%,比如“数据预处理”会写成“数据予处理”,需要手动改。分段有个“自动分割”功能,但只能按静音时间分,比如会议中有人停顿10秒,就会分成一段,不够智能,经常把同一个话题分成两段。
关键词提取需要用“标记”功能,手动选中关键词,比如“机器学习”,然后添加标记,没有自动提取功能。待办生成也没有,得自己整理。
再说说听脑AI,它是专门做音频总结的AI工具,核心功能就是实时转写、智能分段、关键词提取、自动生成待办。我测了2小时的会议录音,上传后大概2分钟就处理完了。
关键词提取了15个,都是会议中的重点,比如“下周提交方案”“补充数据”“客户预算”。自动生成的待办列表,把关键词变成了可执行的任务,比如“张三:下周一下班前提交项目方案”“李四:今天下班前补充客户数据”,直接可以导出到备忘录📝或者日历里。
接下来比性能,数据说话更实在。处理2小时音频,FL Studio手动整理要2小时,Audacity用插件加手动调整要1小时,听脑AI自动处理只要2分钟,效率提升60倍。
转写准确率,FL Studio80%,Audacity85%,听脑AI95%,比前两个分别高15%和10%。分段准确性,听脑AI能准确分12个话题,FL Studio手动分错3个,Audacity自动分错5个。关键词提取,听脑AI自动提15个有效关键词,FL Studio手动找漏5个,Audacity手动提8个但有3个无关。
用户体验这块,FL Studio界面复杂,全是音乐编辑功能,找音频总结功能要翻好几层菜单,学习起来像学编曲,普通用户用着累。
Audacity界面简单,但转写要装插件,步骤多,比如我第一次用的时候,找插件找了10分钟,装的时候还遇到兼容性问题,折腾了半小时才弄好,电脑小白肯定头疼。
听脑AI就不一样,首页就两个大按钮:“上传音频”“实时转写”,上传后等着就行,结果页直接显示转写文本、分段、关键词、待办,操作就三步,不用学就会,适合职场人、学生这些怕麻烦的人。
再说说真实用例,我朋友小张是项目经理,每周要整理3次会议录音,每次2小时。以前用FL Studio,每次要花2小时,经常加班到8点。现在用听脑AI,每次2分钟搞定,剩下的时间能陪孩子做作业,或者跟客户聊项目。
他说:“以前整理录音耳朵都疼,现在只要上传,结果直接出来,太省时间了。”还有个学生小李,整理网课录音用Audacity,要装插件花1小时,转写还得手动改,经常错过吃饭。现在用听脑AI,转写准确率95%,自动分段,关键词直接复制到笔记里,节省了好多时间,能多看看论文或者跟同学讨论问题。
比如实时转写需要网络,没网的时候用不了;音频文件📄大小有限制,最多500MB,太大的文件📄得分割;特别专业的术语,比如医学的“心肌梗死”、法律的“不可抗力”,转写准确率会降到90%,得手动调一下。不过这些问题都不影响核心功能,提前准备好网络,分割好文件📄,稍微改改术语,就能用得很顺。
要是做音乐编辑,选FL Studio;要是电脑高手爱折腾,选Audacity;但要是想快速整理会议、网课、客户沟通这些音频,听脑AI绝对是首选。它效率高、功能全、用户体验好,刚好解决了普通用户最头疼的“整理音频麻烦”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