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院士”二字是智慧与担当的象征,本应镌刻着科研的深耕与时代的敬意,但一个名叫阮少平的男人却用数十年时间,将这个神圣符号偷换成招摇撞骗的筹码。
近日,一场横跨军旅、医疗、学术、商业的惊天骗局轰然崩塌,将他虚假的“战神院士”面具狠狠撕碎,暴露出背后触目惊心的产业链,和他疯狂敛财的丑恶嘴脸,荒诞程度令人咂舌。
阮少平打着“学术权威”的名义都干了哪些事?招摇撞骗多年的他,最后付出什么代价?
精心堆砌的“光环”
曾几何时,提到阮少平,熟悉他的人就会想到“权威专家”与“功勋卓著”等标签,因为他不仅是名将后裔,在军旅生涯中立下赫赫战功,更是在非典、新冠疫情期间作出卓越贡献的“小汤山医院政委”,收获无数称赞。
更让人震惊的是,他还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原常务副校长”头衔,在学术领域也有一定的影响力,在各类活动中,常常以“专家”自居,对中医药、大健康等领域“指点江山”。
然而,私下的阮少平,确实一个“招摇撞骗”的恶人,那些精心堆砌的“光环”,不过是他自导自演的一场骗局。
长达数十年的时间里,他形成了一条“包装-造价-变现”的完整产业链,开启了从校园讲台到企业站台的“通吃之路”。
第一部,阮少平用尽心思给他编造了一个光荣且权威的身份,他声称自己14岁就投身军营,在军旅生涯中,一共立过“特等功1次、一等功5次、二等功10次、三等功10次”等优秀战绩,将自己包装成“从战火中走来的战神”。
紧接着,阮少平便在医学领域树立自己的权威,他声称他曾亲临抗疫一线,从最早的非典,到现在的新冠疫情,他都参与指挥,营造一副“抗疫英雄”的姿态。
其实,在这里,他就应该适可而止,因为他给自己编造的身份,也太神奇、太厉害了,横跨两个领域不说,还都有所成就,其优秀程度已然超过大部分人。
但阮小平却没停止“神的光环”,继军事、医学方面之后,他又给自己铺路,编造“中国科学院院士”等专家身份,成功将自己推向顶峰。
在一系列谎言的精心编织下,他利用网络传播、熟人引荐等渠道扩散,形成“三人成虎”的效应,让其“全能型权威”人设深入人心。
虚假身份变成“摇钱树”
身份塑造完之后,阮少平便开始“造价”,他多次走进各大中小学讲台,以“战斗英雄”等身份给学生演讲,用虚构的经历“激励”下一代。
彼时,不少学校因对“院士”“功勋”头衔的盲目崇拜,而未做任何身份核实便向其敞开大门,让孩子们在懵懂中接受了虚假的价值观引导。
靠着激情演讲大杀四方、提升自己身价的阮少平,又凭借“中科院院士”“健康领域权威”的身份,频繁出现在各种医药企业、种植基地、调研开发活动等,不断提高他的身价。
2023年8月,阮少平赴贵州惠水县“指导”中药材种植,对当地产业规划“侃侃而谈”;2024年4月,又现身山东某酒庄,大谈“传统白酒与中医药结合的大健康理念”,为企业站台背书。
与此同时,他还将触手伸到商业领域,通过天眼查信息可见,他先后关联4家企业,核心产业集中在中医药与酒业。
2016年,阮少平担任深圳市阮顺堂酒业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2022年投资北京阮顺堂中医院,即便后期退出部分企业,仍通过“院士”头衔为关联企业的产品和品牌“站台吆喝”。
甚至在某酒企“民族品牌出海发布会”上,他以“中医中国创始人、中科院院士”的身份高调发言,背后的商业利益链条昭然若揭。
更令人无语的是,在阮少平虚假宣传敛财期间,部分机构还帮着干违法的事,明知道他的身份有疑点却忽视不管。
甚至为了提升活动“档次”、吸引关注度,还主动通过媒体报道、海报宣传等方式为其“背书”,进一步巩固其虚假身份的“可信度”。
正因如此,这么多年来,阮少平的“天价身份”才没被发现和揭穿,在虚假身份的加持下,他通过企业任职、演讲、项目合作等,得到了无数利益,实现了财富累积,将虚假身份变成了实实在在的“摇钱树”。
官方介入,形象崩塌
俗话好,人在做天在看,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最近一段时间,随着媒体曝光,阮少平的虚假身份彻底崩塌。
许多网友发现,中科院名单中,自始至终都没阮少平的名字,同时,南方医科大学也明确辟谣,本校从没有过这位“常务副校长”,就连小汤山医院、火神山医院的领导人名单里,也从未出现过他的身影,可见他没有一个身份是真的。
从始至终,阮少平的一切光环标签都是假的,只有他这个人是真的,实在是太可怕了,而且在此基础上,他还逍遥了十年,敛财无数,真令人无语。
事情曝光后,与阮少平有关的所有企业和机构,都在第一时间删除了包含他的内容,迅速与其划清界限,官方也第一时间介入并展开调查。
希望官方认真办案,严惩阮少平,让他付出代价,给所有人一个满意交代。
也希望所有人以此为戒,在追求权威与光环的路上,坚守理性与较真精神,不要不顾底线和原则为非作歹,祸害社会。
笔者观点
看完阮少平此事后,小编只想说一句,真是太荒唐了,这么多身份,这么多成绩,都是假的,甚至此虚构的骗局还维持了数十年,整件事都让人不可思议。
虽然大家现在经常调侃“出门在外身份是自己给的”,但让人震惊的是,真有人敢这么招摇撞骗,无视法律权威,此事戏剧程度比小说都精彩,也难怪有很多小说来源于生活。
正如网友说的“无人扶我青云志,我封自己做院士。”在某种程度上,阮少平也算很有志向和行动力,不过,这种上进心思用错地方了,令人唏嘘。 #优质好文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