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有没有过这种经历?
翻出手机账单,突然发现自己每个月交着58元的套餐费,流量只有10GB;而隔壁刚办卡的同事,38元就能拿到30GB流量+100分钟通话。
同样的运营商,同样的服务,
就因为你是用了五年的“老用户”,
就得多花冤枉钱?
别急,今天就教你
用运营商的规则反套路,
花小钱办大事!
这波“差别对待”,
到底藏着什么猫腻?
新用户是“香饽饽”,用低价套餐拉人入坑,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里抢地盘;可老用户呢?手机号绑着银行卡、微信、支付宝,换号的成本堪比“脱层皮”,就算套餐贵点,大多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更气人的是,“老套餐”往往像被遗忘的角落——新套餐流量越给越多,价格越压越低,老用户不主动问,运营商绝不会提醒你“可以换更划算的”。
忍了5年,
这次不想再当“冤大头”!
那咱们怎么能花小钱办大事呢?
老号办个保号套餐,比如 8 元 / 月的基础套餐,只留通话和少量流量,够接电话、收验证码就行,对比原来 128 元的套餐,一年能省近 1500 元;再配一张高性价比的流量卡当副卡。
老号继续留着绑定重要账号,避免换号麻烦;用新卡享受新用户的优惠套餐,既能用上大流量,又能少花钱。
不过要注意:保号套餐流量极少,一定要提前设置好流量限额,超了收费很贵,别因小失大。不用盲目跟风改套餐,如果现在的老号套餐本身够用又划算,折腾反而没必要。
如果下定决心要改,
就别忍了——碰到问题咱都有应对方法。
新卡优惠多,坑也不少
新用户得用优惠吸引过来,可以是短期优惠但流量小一点🕐️的,比如这个 两年19元租流量 80G的星卡。
但新用户有新用户的烦恼,很多用户被 "永久/长期 9元/19元" 忽悠,结果用了没几个月就涨价;或者收到的套餐和当时看到的根本不一样……这种案例比比皆是。
办新流量卡的时候得注意避坑,一定要问清楚三个事儿:“这个优惠能到哪年哪月?”“优惠结束后一个月多少钱?”“这里面能随便用的通用流量占多少?”
还有两类套餐别碰:一类是说 “永久低价”“终身优惠” 的,基本都是忽悠;另一类是让 “首充 500送1000”的,很可能绑着3年合约,中途想注销,得扣30%的违约金,太坑了。
想找靠谱的,可以去运营商官方 APP 的新人专区看看,偶尔会有一些限时优惠套餐,官方渠道相对放心。
另外,2025 年有个好消息,三大运营商又开始搞 eSIM 业务了。
图片来源网络
这技术厉害在哪?万物联网、各种方便就不多说了,我听说它到时候直接在手机上就能切换运营商套餐?这是不是意味着以后老用户不用换号,也能用上新用户的优惠套餐?emm可以期待一波~
说到底,运营商这么定套餐,主要是做生意的正常逻辑,也不能简单说就是 “杀熟”。咱们作为用户,知道换号成本影响定价,别光顾着生气;用保号+副卡的办法,能合法少花点通讯费;再留意着 eSIM 这种新技术,等着行业规则越来越好。
你选套餐的时候遇到过啥头疼事?
可以在评论区说说,
大家一起想想办法。
编辑:刘婧
执行主编:房呱呱
主编:马岳清
本内容来源于@什么值得买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