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功率半导体的角色已不再只是“电流的开关门卫”,它正在成为系统性能、能效与寿命博弈的关键核心。无论是高速运转的多电机协作平台,还是承载数百千瓦能量流的动力电池系统,MOSFET的选型与架构都直接决定了产品的性能上限。
VBsemi,凭借低RDS(on)、高可靠性与系统级协同设计,在电机驱动、消费级BMS、动力BMS三大关键模块同时发力,试图在功率电子新格局中占据一席之地。
电机驱动模块:让每瓦电能都物尽其用行业趋势
多电机系统正从单一主驱动向多执行机构协作转变(主轮、滚刷、升降机构等)
高频PWM与智能调速算法成为标配,对MOSFET的导通损耗和开关速度提出双重挑战
集成化(IPM、智能驱动IC)正在压缩PCB面积,但分立MOSFET在散热和灵活性上仍占优势
VBsemi方案亮点
应用类型 耐压 持续电流 RDS(on) 封装 特点
三相无刷电机(BLDC) 40V 200–250A 0.5–1.5 mΩ DFN5x6 / LFPAK56 超低Qg(<80nC),支持>50kHz PWM
高功率BLDC电机 40V 90–120A≤3mΩ DFN5x6 高脉冲承受力(>200A),热阻0.8℃/W
代表型号
VBGED1401:40V / 0.7 mΩ / Qg 80nC
VBQA1402:40V / 3 mΩ / 高脉冲承受力
系统收益
效率提升 3–5%
峰值温升下降 7–8℃
PCB面积节省 10–12%
消费级BMS:快充时代的低损耗守门员场景需求
100W快充(20V/5A)下毫秒级切换
低损耗延长续航
兼容低压MCU控制
VBsemi方案亮点
应用位置 耐压 持续电流 RDS(on) trr 特点
充放电回路 ≥30V 20–40A ≤3 mΩ <50ns 背靠背设计防反向导通
负载管理 ≥30V 10–20A ≤5 mΩ <50ns 低VGS(th),简化驱动
代表型号
VBA1302:30V / 3 mΩ / Qg 50nC
VBA1303:30V /4 mΩ / VGS(th) 1.7V
系统收益
快充效率提升 2–3%
散热器体积减小 15–20%
10万次循环后RDS(on)漂移<8%
动力BMS:高压赛道的隐形护盾行业趋势
电压平台迈向 800V
电流密度持续攀升(单颗MOSFET承载200A以上峰值)
对车规级可靠性、热循环耐受性要求严苛
VBsemi方案亮点
应用位置 耐压 持续电流 RDS(on) 封装 特点
主充放电回路 120–150V 100–200A ≤5.5 mΩ TO-247 / LFPAK88 厚铜引线框架,热阻0.25℃/W
预充回路 80V 100–140A ≤3.8 mΩ DFN5x6 低Qg设计抑制浪涌损耗
代表型号
VBGP11505:150V / 4.4 mΩ / Qg 80nC
VBGQA1803:80V / 2.65mΩ / Qg 80nC
系统收益
主回路效率提升 2–3%
短路耐受时间 >5 μs(高于行业均值)
热循环 1000 次无焊点裂纹
技术共性与未来布局VBsemi MOSFET的共性优势
低RDS(on):沟槽工艺+优化金属化,常温降至1.2–3 mΩ区间
低Qg:高频开关损耗降低10–15%
高可靠封装:热阻降低20%,支持自动化回流焊
低VGS(th):1.8–2.2V,兼容低压MCU直接驱动
未来布局
车规级SiC MOSFET:适配800V动力平台,耐温>175℃
智能MOSFET:集成温度/电流监测单元,支持AI驱动策略
系统级IPM模块:面向工业与新能源,减少设计复杂度
从器件到系统的跨越在功率电子的赛道上,MOSFET的竞争已经从单纯的性能PK,走向了系统架构的协同优化。
VBsemi正以低损耗、高可靠性与模块化设计,在电机驱动、消费级BMS、动力BMS三大领域建立完整的技术壁垒与产品矩阵——不仅是做出更好的MOSFET,而是让每一瓦能量都发挥到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