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技术一直是国际技术竞争的主力,加上美国对我国的不断制裁,国内的半导体行业生存环境其实很差。
但屋漏偏逢连夜雨,在这紧要关头,却又两个软骨头,携带行业核心秘密技术跑到美国,让美国轻易获得了我国的研究果实。
国内半导体龙头一纸状书,将美国企业告上法庭,并索赔9999万元。
但再多的钱也弥补不了技术上的遗失,而我们要承担的后果,必定更加严重。
半导体行业
技术安全危机就在8月13日晚间,国内半导体设备领域的龙头企业屹唐股份,突然以侵犯商业秘密为由,将应用材料公司告上了法庭。
应用材料公司是美国乃至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制造设备和服👘务供应商,而屹唐股份这次一张口,就向对方索赔了9999万元。
起诉公告
之所以提出如此高额的索赔,起因还是两个“间谍”员工酿下的技术悲剧。
这两名涉事员工曾就职于屹唐股份的全资子公司MattsonTechnology(MTI)。
在MTI任职期间,他们主要负责等离子体源及晶圆表面处理技术的研发工作,这可是屹唐股份业务中的关键技术环节。
虽然两人在职期间都与公司签署了严格的保密协议,从法律层面明确了对公司技术秘密的保密责任。
晶圆表面处理技术
但在2024年,这两名员工却突然离职,随后转身加入了美国应用材料公司。
据屹唐股份提供的证据显示,这两名员工入职美国应用材料公司后不久,该公司便向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了一份发明专利申请。
令人震惊的是,这份专利申请的主要发明人正是这两名从屹唐股份“叛逃”的员工,而专利的内容竟直接披露了屹唐股份与MTI共同持有的核心技术秘密。
这些技术秘密包括等离子体产生的独特方法、设备内部结构的精妙设计以及关键的工艺参数等,对于屹唐股份的技术竞争力而言,可谓是核心中的核心。
半导体技术
屹唐股份在公告中明确指出,利用高浓度、稳定均匀的等离子体进行晶圆表面处理,是公司的关键技术之一。
该技术广泛应用于公司的干法去胶、干法蚀刻、表面处理及改性等各类半导体加工设备中。
在该领域,屹唐股份具备领先的原创性技术能力,多年的研发投入和技术积累,让其拥有了一系列独有的技术秘密。
这些技术秘密是屹唐股份在半导体设备市场立足的根本,也是其参与全球竞争的有力武器。
行业龙头
但如今美国应用材料公司通过不正当手段,借助这两名员工获取这些技术秘密,无疑是对屹唐股份知识产权的严重侵犯。
目前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已经受理了此案,虽然尚未开庭审理,但整个半导体行业都在密切关注着这起案件的进展。
而这起窃密案件还只是个开始,真正的难题还在后面。
半导体技术专利
明晃晃的技术偷窃在这起案件中,美国应用材料公司提交的专利申请时间线,成为了关键的争议点。
根据屹唐股份所掌握的证据,应用材料公司的专利申请集中在两名员工入职后的短短 6 个月内。
如此短的时间内就完成了专利申请,且专利内容与屹唐股份的核心技术秘密高度重合,这不得不让人怀疑其获取技术的途径存在问题。
新闻报道
从专利内容来看,其中描述的技术细节与屹唐股份设备的核心参数几乎一模一样。
尤其是在等离子体浓度均匀性控制方面,屹唐股份多年研发掌握了一套独特的控制技术,能够使等离子体在晶圆表面均匀分布,从而保证处理效果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而应用材料公司申请的专利中,所采用的等离子体浓度均匀性控制方法,无论是原理还是具体的控制参数,都与屹唐股份的技术如出一辙。
等离子体清洗
在晶圆表面处理的温度梯度设计上也是如此,屹唐股份针对不同的工艺要求,研发出了精确控制温度梯度的技术,以实现对晶圆表面不同区域的精准处理。
应用材料公司的专利中,同样出现了极为相似的温度梯度设计方案。
从法律角度分析,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商业秘密侵权需同时满足“非法获取、披露或使用”三个条件。
严防泄密
在本案中,两名员工在 MTI 公司任职期间签署了保密协议,却将公司的技术秘密提供给应用材料公司,这属于非法获取和披露技术秘密的行为。
而应用材料公司接收并使用这些技术秘密,还通过专利申请将其公开,完全符合商业秘密侵权的构成要件。
屹唐股份此次索赔金额高达 9999 万元,其中还包含了三倍惩罚性赔偿。
技术间谍
这一索赔金额并非随意确定,而是综合考虑了多方面因素。
最直观的就是这次技术秘密的泄露给屹唐股份带来了直接的经济损失,包括研发成本的损失、市场竞争优势的削弱等。
再有就是考虑到应用材料公司侵权行为的恶劣性质,适用三倍惩罚性赔偿,旨在对侵权方进行严厉惩罚,同时也起到警示其他企业的作用。
美国应用材料公司
如今美国已经注册了专利,若起诉失败,屹唐股份这么多年的一切努力将全部白费。
并且未来若想使用这个技术,还可能要支付美国公司一大笔专利费,不然就是侵权。
可以说起诉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我国在这个专业上的继续发展,情况相当紧迫。
专利申请
诉讼能否胜利?2024年,中微半导体因被美国国防部错误列入“中国军事企业清单”,中微公司的经历通过积极诉讼,最终成功撤销了这一错误认定。
尽管中微公司的案件属于行政诉讼,与屹唐股份此次的商业秘密纠纷性质有所不同,但其中体现出的程序正义与证据链完整性原则,对于屹唐股份的诉讼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中维公司
屹唐股份目前已经掌握了较为充分的证据,包括两名员工签署的保密协议、专利申请时间线,以及详细的技术参数对比,有力地证明了应用材料公司专利与自身技术秘密的高度重合。
若在庭审中能够合理、完整地呈现这些证据,将大大增加其胜诉的概率。
从行业大环境来看,近年来国内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持续加大。
芯片技术对抗
2025年7月,上海法院对尊湃通讯侵犯案作出判决,主犯被判处6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300万元,这一判决结果彰显了司法机关对技术窃取行为零容忍的坚定态度。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屹唐股份若能胜诉,不仅能够挽回自身的经济损失,更将对整个半导体设备行业产生积极的影响。
技术间谍
屹唐股份在国内半导体设备行业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是国内目前唯一一家同时具备等离子体和晶圆热处理国际领先技术的集成电路专用设备公司。
若这次起诉胜利,将推动行业建立起“技术自主+法律维权”的双轮驱动模式,鼓励国内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
同时在面对侵权行为时,积极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加速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的进程。
屹唐股份股份
结语总体而言,屹唐股份在这场诉讼中具备一定的优势,其技术实力和所掌握的证据为胜诉奠定了基础。
但诉讼结果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需要等待法院的最终判决。
无论判决结果如何,这起案件都将成为国内半导体行业知识产权保护的一个重要案例,为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