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的脖子被美国英伟达卡住,英伟达的脖子被台积电卡住,台积电的脖子被荷兰ASML卡住,ASML的脖子被德国蔡司卡住?
芯片产业链的多重卡脖子:从AI到蔡司的连环套
大家好啊 我是老陈。最近人工智能这么火 各种ChatGPT AIGC满天飞 可是你们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整个AI产业其实就是一个巨大的连环套 一层卡一层 一环扣一环 说起来真是让人既佩服又无奈。
英伟达:AI时代的"收费站"
说到AI训练 现在全世界都得看英伟达脸色。你说奇怪不奇怪?一家做显卡的公司 居然成了整个人工智能产业的门神。无论是OpenAI训练GPT 还是各种大模型公司 都得排队买英伟达的H100 A100这些"算力怪兽"。一张卡几万美金 你爱买不买 不买拉倒 反正排队的人多得是。
更让人无语的是 美国政府还专门出台政策 限制向中国出售高端AI芯片 你说这不是明摆着要卡我们脖子吗?英伟达也很无奈 中国市场这么大 不做生意心疼 做了生意又怕美国政府找麻烦。
台积电:芯片代工的唯一选择
可是你知道吗?连英伟达这样的巨头 自己也造不了芯片 只能设计 真正的制造还得靠台积电。现在全世界90%以上的高端芯片都是台积电代工的 什么苹果A系列 高通骁龙 华为麒麟(以前) 全都得在台湾那个小岛上生产。
台积电的先进制程技术确实厉害 3纳米 5纳米工艺 全球独一份。其他代工厂要么技术跟不上 要么产能跟不上 英伟达除了台积电 真没有第二个选择。这就形成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美国卡中国AI芯片的脖子 台积电却卡着美国芯片公司的脖子。
ASML:光刻机的垄断巨头
那台积电凭什么这么牛?说到底还得靠设备 特别是荷兰ASML的EUV光刻机 这个大家伙一台要卖1.5亿美金 全世界只有ASML一家能造。没有这个机器 别说3纳米5纳米了 连7纳米都造不出来。
更绝的是 ASML每年产能就那么点 全球排队买机器 谁先给钱谁先拿货。台积电作为老客户 当然优先级最高 其他代工厂只能干瞪眼。中国想买?对不起 美国政府不让卖 连上一代的DUV设备都要限制。
蔡司:镜头背后的德国精密
可是连ASML这样的垄断巨头 也有自己的"命门"——光学系统全靠德国蔡司 特别是EUV光刻机里的那些超精密镜头 只有蔡司能造。这些镜头的精度要求高到什么程度?表面粗糙度要控制在0.1纳米以下 相当于地球表面只能有高尔夫球大小的凸起。
蔡司这家公司有180多年历史了 在光学领域的积累深不可测。ASML离开了蔡司的镜头 光刻机就是一堆废铁 所以说 德国人虽然在半导体制造上不如荷兰 但在精密光学上依然是王者。
中国的突围之路
面对这样的连环卡脖子 中国能坐以待毙吗?当然不能!这几年我们在芯片产业链的每个环节都在发力。上海微电子在光刻机上取得突破 28纳米设备已经交付客户 虽然离最先进的还有差距 但至少开了个头。
在AI芯片方面 华为的昇腾 寒武纪 百度昆仑等等也在奋力追赶。虽然性能上可能还比不过英伟达 但至少让我们有了自己的选择 不用完全看别人脸色。
最关键的是 中国有全世界最大的芯片市场和最完整的产业链 这是我们最大的优势。只要给我们时间 相信这些技术难题总会被攻克的。毕竟 中国人在技术攻关上从来不缺韧性和决心。
说到底 这个产业链的每一环都相互依存 谁也离不开谁 美国离不开台积电的制造 台积电离不开ASML的设备 ASML离不开蔡司的镜头 而他们都离不开中国这个大市场。真正的全球化就是这样 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 想完全脱钩?没那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