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开智腾棋院香逸中央校区的大门,十几个孩子正紧盯屏幕,手指在触控板上快速滑动。 他们不是在打电子游戏,而是在和AI下国际象棋——棋盘是27英寸的云电脑屏幕,对手是每秒计算百万步的智能算法。 8岁的王浩刚用“兵”吃掉AI的“马”,突然跳起来大喊:“它中计了! 我的后要将军了! ”下一秒,AI却在角落反杀他的王。 现场爆发一片惊呼,紧接着是噼里啪啦的掌声。
这里没有木质棋盘和树脂棋子,取而代之的是烟台联通部署的50台联通云电脑终端。 孩子们登录账号,就能调阅全球百万级棋谱数据库。 上周的比赛中,学员李想用云电脑复盘了1927年卡帕布兰卡的对局,AI用红色箭头标出关键步,语音解读道:“黑方第24步弃车是陷阱,白方吃子胜率下降40%。 ”李想盯着动态演算图恍然大悟:“原来这里应该保兵! ”
高速网络是支撑这场“思维革命”的隐形功臣。 校区顶棚布满微型基站,确保60人同时在线对弈仍零卡顿。 上周的“人机挑战赛”直播中,12组学员与AI对战画面同步投屏。 当10岁的刘雨轩用“王车易位”反杀AI时,观众席家长的手机屏幕里,棋局放大镜功能清晰展示着马跳格的轨迹。
最火爆的是数字化服务展区。 穿条纹衫的男孩正在体验“双新合约”方案:他的华为手机连接云电脑后,直接操控棋局AI难度级别。 旁边的母亲发现,套餐包含的定向流量包能让儿子免费参加线上棋院夜训班。 “比报线下私教课省一半钱。 ”她边算账边扫码领取体验券。
教练张磊的教学方式也变了。 他不再手动摆棋,而是调出AI生成的学员能力雷达图:“你看,蓝色区域显示你开局强势,但橙色残局板块薄弱。 ”他拖动云电脑里的3D棋子演示:“当对手剩王象兵时,应该先锁死象的斜线......”屏幕立刻弹出20个类似残局训练题。
人机对弈区正上演戏剧性一幕。 新手赵子阳被AI连吃三子,系统突然降低难度,故意走错步送给他一匹马。 “这AI会放水! ”男孩兴奋地反败为胜。 后台数据显示,AI根据他的胜率波动实时调整策略——当连输三局就触发“鼓励机制”。
家长们围在战术分析屏前指指点点。 李萌的父亲指着热力图上跳动的蓝色光点:“原来孩子思考时最爱卡壳在‘后翼弃兵’! ”这块屏实时追踪学员落子时的犹豫时长,用颜色标注决策质量。 深红区域代表冲动走棋,墨绿区域则是深度计算。
棋院角落的9岁双胞胎发明了新玩法。 哥哥用云电脑创建虚拟房间,弟弟通过手机加入,两人隔空对战。 AI裁判自动记录违规移棋——上次哥哥偷偷拖动已被将死的王,系统立刻弹出黄牌警告⚠️。
“以前孩子输棋就哭鼻子,现在追着AI要三局两胜。 ”家长刘女士笑着展示手机相册:她女儿在AI复盘报告上画满五角星,那是系统标注的“妙手时刻”。 上周女儿用“底线闷杀”赢棋后,AI生成动态贺卡:棋盘绽放烟花,跳出一行字——“你的战术堪比世界冠军卡尔森! ”。
烟台联通工程师王工在现场调试设备时被孩子拉住。 “叔叔,能让AI说话吗? ”第二天,云电脑更新了语音包。 现在走完关键棋,会传出“漂亮的后翼进攻! ”或“小心斜线漏洞! ”的提示音。 有个男孩特意走错步,就为听AI说:“噢! 这步真让我意外! ”。
数字化展区的“双新合约”柜台排起长队。 工作人员演示着“一机双屏”妙用:家长用手机查看孩子近期棋力分析报告,孩子则在云电脑接收AI推送的定制习题。 刚付完款的赵先生很满意:“相当于请了私教 陪练 裁判三合一。 ”。
午休时,孩子们没像往常跑去玩手游。 他们挤在电子荣誉墙前争论——屏幕滚动着当日AI对战积分榜。 排第一的周墨正研究对手数据:“他赢我的那局,弃后攻杀套路和上周AI训练题一模一样! ”。
棋院窗边,11岁的林轩戴着耳机沉默对弈。 AI在屏幕上标记出三个闪光点,那是他上局输棋的致命失误。 突然他眼睛一亮,把王推向角落格。 系统弹出金色弹窗:“绝地求生! 本步解围概率仅0.7%! ”周围瞬间响起喝彩声。 林轩转头对教练说:“明天加练残局课,我要刷满AI的五星难度! ”。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