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利工程、桥梁维修、码头建设等领域,水下混凝土结构的破除与开孔是一项技术难度高、风险系数大的特种作业。安康市水下作业公司拥有一支经验丰富的蛙人施工队伍,他们以精湛的技术和专业的装备,为各类水下工程施工提供可靠保障。
蛙人水下混凝土作业的核心技术
安康市蛙人团队掌握多种水下破除工艺,包括液压破碎、金刚石绳锯切割、钻孔爆破等。针对不同工程需求,蛙人会选择最合适的施工方案:
- 液压破碎:采用水下专用破碎锤,适合厚度小于50cm的混凝土结构,具有振动小、精度高的特点。
- 金刚石绳锯:用于大体积混凝土切割,切割面平整,尤其适合需要保留周边结构的精细开孔作业。
- 无声爆破:在环境敏感区域使用静态膨胀剂,通过钻孔注药实现无震动破碎,避免对周边水域生态造成影响。
标准化作业流程
为确保施工安全与质量,安康市蛙人团队严格执行标准化作业程序:
- 前期勘察:通过声呐扫描和水下机器人️探查,精确测绘作业区域地形、水流及混凝土结构现状。
- 方案制定:根据勘测数据设计破除方案,计算药量(爆破作业时)或确定切割路径,同步制定应急预案。
- 装备准备:选用重型潜水装具(可达300米作业深度)、水下照明系统及特制工具,所有设备均通过48小时压力测试。
- 现场施工:采用"ROV辅助+蛙人主操作"模式,遥控设备先行清理障碍,蛙人随后进行精准破除作业。
- 质量验收:使用水下三维扫描仪检测开孔尺寸偏差(控制在±2cm内),同步进行水下摄像记录全过程。
特殊环境应对策略
针对安康地区复杂水域特点,团队研发了多项适应性技术:
- 湍流作业:在汉江汛期施工时,使用重型压铅潜水服(配重达40kg)配合导向缆,确保水下稳定性。
- 低温环境:冬季作业采用电加热潜水服,维持28小时持续供热,保障蛙人-20℃环境下的作业能力。
- 有限空间:在箱涵等密闭结构内作业时,配备双气源呼吸系统与紧急上升装置,确保突发情况快速撤离。
技术创新与安全保障
安康市蛙人团队率先引入BIM技术进行水下施工模拟,通过三维建模预演破除过程,提前发现潜在风险点。所有作业人员均持有国际潜水承包商协会(ADCI)认证,并定期进行高压舱适应训练。团队保持着连续8年"零重大事故"的安全纪录,其研发的"水下混凝土激光定位开孔仪"曾获省级工法认证。
随着跨汉江隧道、瀛湖电站等重大项目的推进,安康市水下作业公司正不断提升深水作业能力。未来计划引进水下机械臂辅助系统,将传统蛙人作业深度从150米拓展至300米,为秦巴山区水域工程建设提供更强大的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