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动力系统与高性能电子散热领域,液冷板的需求正呈现多样化、定制化趋势。不同规格、不同结构的产品在同一条生产线快速切换,成为行业制造能力的试金石。易视柔性液冷板产线,通过智能化装备与AI驱动的工艺控制,实现了多规格混线生产的切换,为客户带来产能与柔性的双重提升。
一、行业痛点:多规格切换的隐形成本
在传统液冷板生产中,每更换一个产品规格,往往需要:
更换工装夹具
调整焊接参数
重新标定检测设备
这些切换动作不仅耗时,还伴随首件合格率波动、生产节拍下降,甚至会因为人工操作差异导致品质风险。
二、易视柔性化设计的核心理念
易视的柔性液冷板产线以“设备自适应 + 工艺可回溯 + AI预测性调整”为核心,通过硬件标准化和软件智能化的双轮驱动,解决多规格混线的痛点。
主要技术特征包括:
通用化夹具平台
一套夹具可适配多种板型,通过伺服驱动实现自动伸缩与定位。
工艺参数云配方
不同产品的焊接、检测参数预存云端,切换产品仅需扫码调用。
AI焊接过程监控
实时识别焊缝状态,并自动调整能量、速度等关键参数。
全流程数据闭环
每件产品的生产数据与检测结果绑定,实现可追溯管理。
三、零切换的生产节拍是如何做到的?
① 自动识别产品型号
产线入口处设置视觉识别模块,通过二维码/形状特征快速判定产品类型。
② 动态工装调整
夹具平台接收到型号信息后,自动调整定位与夹紧结构,无需人工干预。
③ 焊接参数秒级切换
焊接设备直接调用对应配方,激光或高频电流曲线即时匹配。
④ AI检测无缝衔接
检测系统同步切换识别模板与缺陷阈值,实现多规格混检不漏检。
四、实际效果与客户收益
在某新能源客户的量产案例中,易视柔性液冷板产线实现了:
多规格切换时间 < 5 秒
OEE(设备综合效率)提升 18%
首件合格率稳定在 99.8%
产能利用率提升 25%
这不仅减少了切换损失,也让生产计划更加灵活,能快速响应市场变化。
五、未来趋势:柔性制造与AI的深度融合
随着产品型号的快速迭代,单一、刚性的产线将越来越难满足需求。易视柔性液冷板方案的实践证明,柔性制造 + AI决策将是未来工厂的核心竞争力。
未来,易视将继续在工装智能化、算法自学习、跨产线协同调度等领域深耕,为客户打造更柔性、更高效、更智能的液冷板生产体系。
结语
多规格混线零切换,不只是设备升级,更是生产理念的革新。易视用技术为制造赋予弹性,让液冷板生产线从此不再被切换时间束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