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驱动 AR赋能’
科技乡村行动”实践团
红谷山东庄位于平谷区山东庄镇,所辖桃棚村是平谷区重要的革命纪念地之一。1940年9月,平谷第一个党支部诞生在桃棚村红崖洞。作为 冀东西部抗日根据地的核心区域,该地完整地保存了联合县委县政府旧址,并建有 红谷主题教育馆、 烈士陵园、 平谷第一党支部纪念广场等;邻近的鱼子山村建有 鱼子山抗日战争纪念馆,馆藏文物深刻记录了 “打不垮的鱼子山”革命史。
“‘数字驱动 AR赋能’科技乡村行动”实践团由肖岩老师指导,由李好、于新会、贾昊鹏、地力穆热提·多来提江、李星瑶、聂卫喆、陈羿璇、程一然、王景钰、赵禹竹、马宇鲲、陈一诺、刘益嘉、穆合太拜尔·艾买提、梁哲华组成。
实践内容
走进红谷教育馆
数字文脉中的历史回响
活动伊始,实践团成员走进红谷主题教育馆,在讲解员的引导下, 沉浸式了解冀东西部红色抗战历史。从红色文物到实景再现,从革命故事到音视频沉浸展陈,一幅幅英雄图景在大家眼前展开。实践团成员边记录边思索,围绕“数字图书馆建设”“扫码听故事”“场景AR互动”等进行了初步策划推演,积极与场馆管理人员深入交流,力求 为数字化升级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实践活动
探访联合县委旧址
缅怀先烈,铭记初心
随后,队员们来到联合县委县政府旧址,认真聆听讲解员讲述李子光、李越之等革命先烈在艰苦环境中发展党的感人事迹。站在烈士纪念碑前,全体成员肃立对555位英烈致以崇高敬意。大家表示,希望能用自己的专业所学把这些珍贵记忆 “留在屏幕里、活在体验中”。
深入鱼子山村
感知军民共筑抗战精神
调研最后一站,实践团走进鱼子山抗日纪念馆。这里曾是冀东抗战的重要据点, “打不垮的鱼子山”不仅是一段历史,更是一种精神。馆内大量实物资料和珍贵文献引发队员们浓厚兴趣。通过对场景再现、抗战故事、民众参与的深入探访,团队进一步提炼出 “场景AR再现”“红色寻迹小程序”等实践方案雏形,并计划后续开发数字交互样板。
实践感悟
01
穆合太拜尔
实践出真知,这次调研对于深挖红色历史故事和推动红色资源保护传承有很大启发,也为大学生学以致用投身乡村振兴提供了好的机会和可能。
02
刘益嘉
红谷主题教育馆与抗战遗址革命文物上的斑驳弹痕深深触动了我,勾勒出革命岁月的艰辛与不易,我们后续会精准采集、深度挖掘,让革命精神在数字化载体中得到进一步呈现。
03
陈一诺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我们通过这次调研形成了详实的实践资料,也亲眼见到了珍贵的历史记忆,下一步将用文字构筑连接历史与现实的桥梁,传承悠久的红色精神。
指导老师寄语
肖岩老师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调研的重要性。团队要继续埋头实干,用丰富、充分的线上和线下调研成果支撑“数据赋能 AR驱动”的技术成果,展现新征程上有为青年的好风采!
本次实践调研为团队后续 “数字赋能”项目建设提供了详实数据支撑与创意构想基础。下一步,实践团将细化数字建设方案,形成阶段性产品原型,并计划开展试点应用测试,进一步探索“数字赋能红色文化”的创新路径,助力科技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