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上海数据交易所与中漫蓝犀(北京)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成立的文化数据数纽中心在浦东揭牌成立。此举将进一步推动文化数据市场化价值化,加速形成“数据生成-确权-交易-应用”的文化产业新生态。
打造更多数据应用新场景、新业态
据了解,文化数据数纽中心将赋能文化产业全链条,搭建文化数据资产登记平台,构建文化领域数据认证体系,编制文化数据行业标准。同时依托上海自贸区政策优势,搭建面向RCEP成员国的文化数据流通走廊,挖掘景区客流热力图、赛事IP衍生数据等高价值文化资产。
如何让文化数据“流转起来”,关键在于加速构建“数据生成-确权-交易-应用”全链条生态。据悉,上海数据交易所与中漫蓝犀(北京)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将形成机制联动,重点推进标准建设、生态培育、规模突破三个方面的工作,培育覆盖文旅、文博、文创领域的超百家专业文化数据经纪商,建成国家级文化大数据体系核心节点,接入区块链跨链实验室推动跨行业协作,并通过建设中国动漫集团文化数据教育培训基地、举办文化数据数纽中心数据人才培训班等多样化方式,加强数据开发利用,挖掘文化数据价值,打造更多的数据应用新场景、新业态。
“文化数据数纽中心将深度融合实体文化场景,比如接入旅游景区实时客流,助力智慧景区运营;又比如推动博物馆、剧院等文化场馆数字化展览数据资产化,激活馆藏资源价值。”上海数据交易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外,还可建立非遗技艺动态数据库,推动文化活态传承与商业化开发;把活动赛事传播影响力等纳入交易标的等,同时,可推动文创产品设计版权©️、销售链路数据实现链上确权流通。”
记者了解到,最新成立的文化数据数纽中心还将联合国内外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共同研发估值文化数纽大模型,针对性解决文创产品定价、文化活动传播效能评估等行业痛点以及相关问题。
三年内将建成1000个以上数纽中心
我国建设数据要素市场已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推进重点包括加快建设一体化数据市场等。
当前,上海数据交易所正持续推动一体化数据市场培育TTP工程(Ten Thousand Projects),以数据市场主体为核心、以数纽中心NDP(Nexus Data Market Pivot)为抓手,坚持“发现一批、培育一批、服务一批、互联一批”,打造有规模数据资源的、有核心能力的、有应用示范的、有探索创新的四类主体,通过核心功能和共性服务互联市场,构建一体化数据市场新范式,力争从2025年起,三年内建成1000个以上数纽中心。
今年6月,数纽联盟、一体化数据市场区块链跨链实验室相继成立,上海数据交易所提出培育市场主体、建设核心功能、提供共性服务的创新举措,发布数据流通制度体系(2025)和一体化数据市场标准体系,首发数据市场智能体并携手生态伙伴建设智能体市场。
上海数据交易所总经理汤奇峰表示,当规则制度、标准、基础设施、区块链、智能体等方面都发展起来,这样才会让市场一体化建设更有效率,可以服务于更多的市场主体。“多项举措的推进,标志着数交所在数据市场建设上迈入了3.0时代,从关注挂牌产品延伸到更关注市场主体的建设中。”
根据规划,为更好构建以共创、共建、共享为理念,以市场主体为核心的一体化数据市场,上海数据交易所携手行业和区域数纽中心等数据市场主体成立数纽联盟,致力于到2030年实现“互联1万个源,覆盖1万pb数据,撬动1万亿资产”的发展蓝图,成为一体化数据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