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架作为行星齿轮减速机构中的核心骨架部件,可以看成是机械系统中的动力传输中枢,通过精密的力学结构保证了行星轮能按照预定轨迹绕着太阳轮转动。也就是说行星架的好坏,关系到减速机的承载能力、传动精度,那么行星架的结构是怎么样的呢?起到了哪些作用?
行星架结构是什么?行星架一般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1、端盘,多为圆盘形或者十字臂结构,有多个孔位用于安装行星轮轴。两个端盘通过行星轮轴相连,形成刚性框架。
2、行星轮轴,用来安装行星轮,并通过滚动轴承或者滑动轴承支撑它的自转。
3、紧固与定位件,包括螺栓、卡簧、销钉等等,起到固定行星轮轴作用,保证行星轮位置准确不松动。
有些高精度减速机的行星架会采用整体加工的笼式结构或一体式端盖,提高刚性和装配精度。
行星架工作原理解读1、行星轮利用轴承安装在行星轮轴上,再固定到行星架端盘上,必须保证各行星轮的中心距与太阳轮、内齿圈恒定,实现精确啮合。
2、当行星架作为输入件时,端盘绕中心轴转动,带动多个行星轮围绕太阳轮公转。作为输出件的时候,则由行星轮啮合力带动其旋转,把动力输出到下一机构。
3、多个行星轮均匀分布在行星架上,将载荷平均分担到每个齿轮啮合对上,提升了承载能力,增加了传动效率。
行星架有哪些作用?1、支撑作用。行星架为每个行星轮提供支点,让行星轮能在啮合时保持稳定位置。
2、传递扭矩。不同的行星传动方案中,行星架可以作为输入端、输出端或者中间过渡件,将动力传递给后续机构。
3、承担载荷。行星架要承受来自行星轮的径向力、轴向力以及扭矩,对其强度、刚性的要求高,不然会影响装置的使用寿命。
行星架是行星传动系统的力学骨架与动力枢纽,必须要由高强度的材料加工,经过多道工艺操作,这样才能有足够的强度,维持行星减速机的长时间稳定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