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从iPhone 12 mini转战安卓的小屏党,我对小米15的期待值可以说拉满了。毕竟这年头,能把旗舰性能塞进6.36英寸机身里的,真没几家了。拿到手的第一周,我把它当主力机深度用了7天,今天咱们就不吹不黑,聊聊这台机子的真实体验。
手感:这才是小屏旗舰该有的样子刚上手那一刻,我是真被惊艳到了。191g的重量+8.08mm的厚度,配合四曲包裹式中框,握在手里就像块温润的玉。最绝的是这个1.38mm的超窄边框,点亮屏幕的瞬间,那种视觉冲击力比iPhone 16 Pro还震撼。同事摸了一把后直接问:“这真是小米?手感居然这么高级!”
性能:原神60帧稳如直线,但有个小槽点骁龙8至尊版确实猛!我连续打了三局《原神》须弥城跑图,全程60帧稳成心电图,机身最高才38.5℃,比某友商“火龙”冷静多了。不过发现个有趣现象:边充电边打游戏时,电量到80%后会突然降频,估计是系统温控策略比较激进。日常刷微博、剪4K视频这种场景,澎湃OS2的流畅度确实比MIUI 14好太多,新加入的AI动态壁纸甚至能根据天气自动换主题,挺会整活儿。
拍照:夜景把我圈粉了,但长焦有点“偏科”徕卡Summilux主摄真不是噱头!昨晚拍公司楼下的烧烤摊,灯箱招牌高光压得死死的,暗部肉串的纹理都能数清楚。但2.6倍长焦在拍人像时,边缘偶尔会出现算法涂抹感,尤其逆光场景下,头发丝容易糊成油画。不过长焦微距倒是意外之喜,拍咖啡杯里的拉花,连奶泡的气孔都清晰得离谱。
续航:5400mAh是怪兽级?真相在这里官方说轻度使用能撑1.5天,我实测下来:早晨7点满电出门,刷地铁码1小时+微信办公+午休刷抖音,到下午5点还剩42%。90W快充回血是真的快,洗个澡的功夫(15分钟)就从20%飙到68%,但无线🛜充电底座发热明显,夏天用建议开空调。
结论小米15不是“参数最强”,但在6.4英寸以内做到了“短板最少”。它把小尺寸、旗舰芯、大电池、及格线以上的影像打包成一个不到200g的整机——安卓阵营里仍属稀缺。对我而言,它成功取代了iPhone 15成为主力机,也治好了“大屏焦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