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铸造领域中,KTZ650-02代表着高强度、高韧性球墨铸铁的高级梯队。这串字符凝聚着冶金工程师对石墨形态的精妙控制,它以独特的显微结构与力学性能谱写了刚性基体与球状石墨的完美协作诗篇,成为承受复杂应力工况的关键支撑材料。
核心定位与核心价值
- •
- 技术命名内涵解码:
- •
- KT:德文“Kugelgraphit Gusseisen mit hoher Festigkeit”缩写,即“高强度球墨铸铁”。
- •
- 650:表征最低抗拉强度为650 MPa(±100 MPa),在球铁家族中处于强度顶端水平。
- •
- 02:限定最低延伸率为2%,确保材料具备必要的塑性和韧性。
- •
- 核心价值定位:KTZ650-02以高强度承载能力为基础、优良的冲击韧性为核心、出色的耐疲劳性与耐磨性为延伸,在需要同时抵抗高负荷与冲击振动的复杂服役环境下表现突出。相比常规牌号球铁(如GGG40),其抗拉强度提升幅度可达60%以上,为设计轻量化、高可靠性关键部件提供了关键材料支撑。
- •
- 应用温度覆盖能力:在常规工业服役温度区间(-20℃至+350℃)内,其组织结构稳定,力学性能下降缓慢,具备安全运行基础。
力学性能核心指标(依据德国标准DIN EN 1563:2011)
- •
- 强度承载核心力:抗拉强度(Rm)≥ 650 MPa,屈服强度(Rp0.2)≥ 420 - 520 MPa(具体值受热处理工艺差异调整影响)。在球铁家族中达到高承载强度层级。
- •
- 韧塑性保障能力:断后伸长率(A)标准要求≥2%,优化处理后典型值在2%至6%之间波动,提供适度塑性变形缓冲能力。在球铁体系中展现显著韧性优势。
- •
- 硬度与耐磨平衡能力:布氏硬度(HBW)控制在200 - 280区间。通过硬度匹配平衡耐磨性与切削加工性需求。
- •
- 循环应力抵御关键性能:显著提升的疲劳强度(典型值260-300MPa @ 107 cycles),远高于普通灰铸铁(HT250仅100MPa左右),保障在长期振动或交变载荷下结构完整性。
- •
- 缺口冲击韧性指标:室温冲击功KV值≥10 J(无缺口试棒标准值),显著优于同强度等级的可锻铸铁。
微观组织工程:球化技术的精妙演绎
KTZ650-02的卓越性能源于独特优化的显微组织框架:
- •
- 基石构架——铁素体/珠光体混合基体:
- •
- 通过精密控制热处理工艺,形成以珠光体为主(占比70%-90%)的基体结构(可含少量铁素体晶带)。
- •
- 高硬度的珠光体贡献核心强度承载能力(对应高抗拉强度及耐磨特性)。
- •
- 韧性铁素体微量渗入晶界区域,优化韧塑性转化性能(维持可接受的A%和冲击韧性)。
- •
- 核心特征——完美球状石墨:
- •
- 要求石墨球化等级高于90%(如评级达到I级或II级,球化率>90%)。
- •
- 石墨颗粒细小、圆整度高(以VI型球状为主),尺寸分布均匀、弥散(平均直径 ≤0.05mm)。
- •
- 理想球状结构大幅削减应力集中效应,避免片状石墨的“天然裂纹”弱点(相比灰铁提升韧性10倍以上),并建立韧性传递桥接机制。
- •
- 微量元素控制逻辑:
- •
- 极低磷含量(P ≤0.05%)限制高脆性磷共晶析出;
- •
- 低硫水平(S ≤0.015%)减少球化衰退风险;
- •
- 铜(Cu 0.3%-0.8%)和锡(Sn ≤0.08%)微合金化可细化珠光体片间距,强化基体强度贡献能力。
核心制备技术链:铸造与热处理的协同作战
- •
- 冶炼精炼与球化孕育系统核心控制点:
- •
- 基础生铁采用低钛低锰高纯生铁(Ti ≤ 0.05%);
- •
- 球化剂优选FeSiMg合金(Mg残量精准控制于0.03%至0.06%);
- •
- 后期孕育选用高效复合孕育剂(如含钡或锶硅铁),促成细小Ⅱ型石墨核心均匀析出。
- •
- 核心热处理工艺:
- •
- 在300 - 400℃盐浴介质中等温转变;
- •
- 形成奥氏体+贝氏体双相组织;
- •
- 可突破性提升强度至1000MPa以上且延伸率达5%以上(远超标准KTZ650-02)。
- •
- 580 - 620℃保温缓冷(消除铸造残余应力);
- •
- 优化韧性同时稳定尺寸精度。
- •
- 加热至奥氏体化温度(870-920℃,精准控温);
- •
- 保温保证完全奥氏体转变(按壁厚1.5 min/mm计算);
- •
- 出炉风冷或雾冷(抑制先共析铁素体产生);
- •
- 获得珠光体为主基体(占比≥85%),赋予超高强度承载力。
- •
- 正火处理(N)——主要强度实现路径:
- •
- 去应力退火(SR)——稳定尺寸提升韧性:
- •
- 等温淬火(ADI)升级强化路径(非标准途径,但可超级提升性能):
关键工程应用场景
KTZ650-02凭借其在重载、冲击、耐磨及耐疲劳领域的综合优势,在高端装备制造中担负关键角色:
- •
- 重载机械传动核心结构件:
- •
- 大型风力发电机主轴承座(承受百吨级载荷与巨大倾覆力矩);
- •
- 矿山挖掘机回转支承齿圈(抵抗周期性冲击与磨损);
- •
- 船舶推进系统的齿轮箱壳体(要求高抗压抗弯性能支撑)。
- •
- 高速内燃机关键运动件升级应用:
- •
- 重型卡车及高速机车柴油机曲轴(轻量化+高疲劳强度双重需求);
- •
- 大型压缩机和气泵的连杆(需抵抗高频交变应力冲击)。
- •
- 冶金轧制设备耐压耐磨构件:
- •
- 宽幅热连轧机组工作辊轴承座;
- •
- 大型矫直机框架组件;
- •
- 冷轧支撑辊轴套及耐磨垫板。
- •
- 工程机械高压液压系统承压壳罩:
- •
- 多路阀铸造阀体(需抵抗35MPa以上压力循环);
- •
- 液压泵壳体(高刚性和抗冲击需求)。
其他材料规格切割和定制生产
ts50b50合金钢
50b60
50b60合金钢
ts50b60
ts50b60合金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