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团队完成,通过电商平台评论文本挖掘与武汉市抽样调查,分析智能手环使用现状及发展策略。
研究采用多元方法,抓取天猫、京东小米手环评论468100条,经清洗后用文本挖掘技术分析;对武汉市社区居民分层与三阶段抽样,回收1120份有效问卷,结合Logit模型、K-means聚类等分析。
市场现状方面,智能手环认知率54%,但转化率仅11%。小米占42%市场份额,三星、华为等紧随其后。认知渠道以科技网站(36%)、产品官网(29%)、购物网站(21%)为主,用户多自购(74%),23%为亲友赠送。
用户特征上,男性♂️占77%,20-29岁群体占59%,本科及以上学历达75%,在校学生(36%)和普通职员(30%)为主。核心影响因素包括性别、年龄、学历、运动爱好及频率,20 - 29岁爱运动男性♂️为主要用户群。
使用体验上,61%用户整体满意,外观和材质评价高,但“使用方便性”和“数据质量”满意度低,42%用户弃用,36%在3个月内放弃,主要因功能实用性不足、与手机连接繁琐。
潜在用户中,45%为重要潜在/发展客户,分五类。年龄、性别、学历、爱好和购买意愿是关键聚类指标,20 - 29岁爱好运动的男女为核心潜在群体,50岁以上女性♀️价值较低。
报告建议,宣传上注入情感标签,利用新媒体渠道;研发上挖掘中老年健康监测市场,拓展高端市场,优化连接流畅性,完善现有功能并开发实用新功能。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知识产权、数据隐私,只做内容的收集、整理及分享,报告内容来源于网络,报告版权©️归原撰写发布机构所有,通过公开合法渠道获得,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如对报告内容存疑,请与撰写、发布机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