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I技术蓬勃发展的当下,快手的“可灵”已成为国内AI影视创作视频生成环节的中流砥柱。自2024年6月6日正式上线以来,可灵已历经超20次迭代,其发展势头迅猛,在行业内崭露头角。
2025年6月25日下午,快手利用可灵制作出三部科幻短片,并将其组合成类似《爱,死亡和机器人️》的单元剧。短剧作为AI视频最早落地的影视内容形式,具有独特优势。其篇幅短小,便于创作者利用不断更新的模型能力尝试新作品,同时,AI生成技术能够有效解决科幻、魔幻类题材中特效成本高昂以及实现难度大的问题,可灵在此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从技术特点来看,可灵采用类Sora的DiT结构,以Transformer替换传统卷积网络结构,极大地增强了模型的处理与生成能力。为提升计算效率,它还选用flow模型作为扩散模型基座,并借助分布式训练集群,通过算子优化和重算策略优化,显著提高了硬件利用率。在训练阶段,团队运用分阶段训练策略,前期借助大量数据加深模型对概念的理解,后期依靠高质量数据提升模型性能与细节表现。
在功能应用方面,可灵表现出色。它支持生成长达2分钟、帧率为30fps的视频,分辨率最高可达1080p,且提供多种宽高比选择。在视频生成过程中,可灵在多镜头运用以及对物理规律的理解上优势明显,处于行业第一梯队。尤其是在AI人物角色表演领域,可灵对微表情和情绪的精准控制,让生成的人物形象更加生动鲜活。目前,已有真人古装短剧团队摒弃实拍空镜,转而使用可灵生成,极大地提升了创作效率。
然而,可灵并非十全十美。尽管历经多次迭代,其最新模型的视频分辨率在部分情况下仍停留在标清720p,尚未全面达到高清水准,在一些对画质要求极高的场景中,可能无法满足用户需求。同时,在生成复杂场景或多个主体之间的复杂交互时,可灵偶尔会出现内容偏差或逻辑不合理的情况。
但不可否认的是,可灵自推出以来,已在全球范围内收获了大量用户,截至目前,全球用户规模突破2200万,来自世界各地的超1.5万开发者和企业客户,将可灵的API应用于不同的行业场景中。其商业化变现也在加速推进,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超1.5亿元。未来,可灵若能持续优化模型,进一步提升画质,完善复杂场景与多主体交互的生成效果,有望在AI视频创作领域取得更为卓越的成绩,引领行业发展迈向新的高度,助力更多创作者实现创意,推动AI视频创作产业的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