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平安中国”战略深入推进的背景下,“雪亮工程”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天网”,正加速向边疆、山区、海岛等偏远地区延伸。然而,这些区域普遍存在地理跨度大、气候极端、维护困难等挑战,传统网络设备难以支撑高清视频的稳定回传。如何实现“看得清、传得远、管得住”,成为项目成败的关键。
汉源高科凭借多年在长距离光纤通信领域的技术积累,推出专为超远距离、高可靠性场景设计的HY5700-3511G-SC120A/B宽温防雷型120公里千兆光纤收发器,以单模单纤SC接口、120公里超长传输、-30℃~+75℃宽温运行、多级防雷保护等核心优势,成为边疆“雪亮工程”实现全域覆盖的理想选择。
真实案例:新疆喀什地区“边境智慧安防”项目
2024年,新疆喀什地区启动“边境智慧安防提升工程”,计划在长达400公里的中巴、中吉边境线部署高清监控系统,覆盖高原、戈壁、荒漠等复杂地形。项目面临三大难题:
传输距离极远:多数监控点距指挥中心超过100公里,最远达118公里;
环境极端恶劣:冬季夜间温度低至-30℃,夏季地表温度高达65℃,沙尘暴频繁,雷雨季节雷击风险高;
运维成本极高:边境地区交通不便,设备故障后维修周期长达5-7天。
项目承建方在对比多家厂商设备后,最终选定汉源高科HY5700-3511G-SC120A/B作为主传输设备。该设备支持120公里单模单纤传输,采用1490/1550nm波长技术,单波带宽1.25Gbps,完全满足4K高清视频流的实时回传需求。其**-30℃~+75℃宽温设计确保在极端气候下稳定运行,而电源入口与RJ45电口均配置6kV防雷模块**,有效抵御雷击和浪涌干扰。
项目技术负责人张工表示:“我们曾在其他项目中使用100公里设备,但在110公里处信号衰减严重,图像卡顿。这次采用汉源高科120公里款,在118公里测试点仍保持千兆速率,误码率低于10⁻¹²。自2024年10月上线以来,800多台设备零故障运行超180天,真正实现了‘建得成、用得好、管得住’。”
技术优势深度解析
120公里超长传输,打破距离瓶颈
相比100公里设备,120公里型号为项目预留更大余量,适应光纤老化、接头损耗、地形起伏等实际工况,确保长期稳定运行。
单模单纤,节省50%光纤资源
仅需一根光纤即可实现双向通信,特别适合光纤资源紧张或铺设成本高的偏远地区。
宽温防雷,适应极端环境
无风扇设计避免灰尘堵塞,-30℃低温可正常启动,+75℃高温不降速,防雷等级达工业级标准,适合户外全天候运行。
低延迟、高可靠性
采用“存储转发”模式,支持Flow Control流量控制,预防HOL(Head-of-Line)阻塞,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超过10万小时,满足7×24小时不间断运行要求。
即插即用,简化部署
支持RJ45网口10/100/1000M自适应,DC5V供电,功耗仅3.5W,体积小巧(95×70×25mm),便于安装在监控立杆箱体内。
应用场景拓展
除雪亮工程外,该设备还广泛应用于:
高速公路全程监控(尤其长隧道、跨海大桥)
油田远程数据采集(如塔里木、长庆油田)
电力线路智能巡检(特高压输电线路)
民航机场周界防护
水利大坝安全监测(如三峡、小浪底)
结语:选择120公里,就是选择无盲区
在智慧安防向纵深发展的今天,传输距离不再是瓶颈。汉源高科HY5700-3511G-SC120A/B以120公里级千兆传输能力,为“雪亮工程”在边远地区的落地提供了坚实支撑。它不仅是技术的突破,更是对“安全无死角”承诺的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