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镜头,你会选择副厂镜头吗?,副厂镜头究竟能不能用?估计这是每一个预算不足的拍摄者都会遇到的问题。曾几何时,“副厂镜头”一般都与“做工粗糙、跑焦、画质差”联系在一起,是多数拍摄者避之不及的选择。但随着技术的发展,适马、腾龙、永诺、唯卓仕等品牌的崛起,副厂镜头早已不是过去那个“只能凑合用”的状态了,它们正在用实力一步步撼动原厂镜头的市场地位。
要想了解副厂镜头的好坏,首先要知道它的市场定位。所谓“副厂镜头”,指的是那些非相机📷️原厂(如佳能、尼康、索尼)生产的镜头。副厂镜头一般通过逆向工程破解相机📷️卡口协议,实现对相机📷️机身的兼容。这也意味着,副厂镜头是无法做到与原厂镜头一模一样的性能,总是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也正因为如此,副厂镜头的价格要要远低于原厂镜头。这也是副厂镜头受欢迎的重要因素之一。对大多数拍摄者来说,一支原厂大光圈镜头动辄上万元。而副厂镜头往往只需一半甚至更低的价格,就能让拍摄者体验到差不多的效果。
但现在的副厂镜头价低不代表低质。以适马为例,其Art镜头在分辨率、色彩还原和暗角控制上几乎可以可与原厂镜头一较高下。腾龙近年来的镜头也在明显提高。它甚至推出的一些镜头甚至连原厂都没有。还有永诺和唯卓仕这些国产镜头则进一步压低了价格门槛,很多镜头都在几百元之间,这让大家在镜头选择上有了更多的选择。除了成像质量,副厂镜头的做工也有了很大的进步。早年间,大家所诟病的副厂镜头都存在塑料感强、密封性差、卡口松动、用久跑焦灯问题,而现在的镜头普遍采用金属镜身,支持防尘防滴,具备安静的步进马达,有些型号还支持升级固件。
当然,副厂镜头并非没有问题。首先就是它与机身的兼容问题。很多时候,副厂镜头可能出现对焦失灵不准,甚至直接无法使用的情况。像尼康Z卡口的镜头初期没有开放,基本上就没有副厂镜头可以使用。虽然现在像腾龙、适马等镜头厂商已与索尼、尼康展开合作推出原生卡口镜头,兼容性大大提升,但很多中小镜头厂商如永诺、唯卓仕等,在镜头的稳定性上仍然还有所欠缺。还有在镜头的售后上,副厂镜头缺少足够的售后网点,因此在这一点🕐️上目前还无法做到与原厂镜头一样,这也是很多人买副厂镜头时的顾虑之一。
了解了副厂镜头这些,回归到镜头的本质上,就是使用副厂镜头究竟会不会影响拍摄效果。就现在的镜头发展趋势来说,完全不用担心这一点🕐️。关于影响拍摄效果的因素有哪些,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了,这里就不展开说了,总归一句话,画质的好坏,决定性因素不是你使用的是什么器材,而是拍摄者的眼光与控制力。虽然副厂镜头在各方面的表现可能逊色于原厂镜头,但如今用它拍出来的效果完全能满足拍摄需要,这就与我们上一篇文章说全画幅与半画幅的比较一样。
之所以现在副厂镜头越来越占据重要位置,是因为无反相机📷️的发展越来越快,完全等不及原厂镜头的开发速度。而各个相机📷️厂商为了占据市场有利地位,也陆续都像副厂镜头厂家开放了自己的镜头开口协议,这一点🕐️做得最好的要算是索尼了,它E卡口的开放使得副厂镜头厂商得以“原生上车”,腾龙和适马纷纷推出符合索尼全画幅标准的原生镜头,成像和自动对焦性能都已经达到相当成熟的水平。现在副厂镜头具有一个不可忽视的优势,那就是它们填补了原厂镜头所没有的空白区域。像适马18-35mm F1.8镜头,是APS-C画幅里唯一一支恒定F1.8光圈的大光圈变焦镜头。
综上所述,如今在预算不足的情况下,副厂镜头是完全可以考虑的,它也不再是原厂镜头的“次等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