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7日,新加坡。
亚太商学院(APSB)与中国台湾科技企业莱科数码(Lecco Digital)今日宣布,双方联合研发的MINI-USTD(Universal Storage & Telecom Device)正式完成技术验证并进入量产准备阶段。这款突破性产品首次将“通信SIM功能与超高速SSD存储集成于标准Nano SIM卡尺寸(12.3×8.8mm)”,实现了“一卡双芯”的革命性设计,技术指标全面超越现有可移动存储设备。
一、技术突破:重新定义通信与存储边界
MINI-USTD在保持传统SIM卡物理规格的基础上,通过“3D堆叠封装技术”将主控芯片、PCIe 4.0控制器与3D TLC闪存集成于1.4mm厚度的卡片内,实现:
- 存储容量:128GB至4TB全系列覆盖,突破传统SIM卡仅KB级存储限制;
- 读写性能:标准版MINI-USTD通过PCIe 4.0通道顺序传输速率达3600MB/s,高阶版MINI-USDD通过PCIe 5.0通道实现7200MB/s超高速传输,性能超越主流M.2 NVMe SSD;
- 高兼容性:完全兼容现有Nano SIM卡槽,用户无需更换设备即可升级。
值得关注的是,该产品采用“双独立安全域设计”:通信模块遵循3GPP TS 31.102 V15.11.0标准,支持5G/6G网络鉴权;存储模块通过TCG Opal 2.0加密认证,可设置独立密码保护敏感数据,满足企业级数据安全需求。
二、应用场景:开启智能设备全新时代
MINI-USTD的诞生将重构移动设备生态:
1. 消费电子:为智能手机、游戏掌机提供即插即用的超高速扩展存储,解决内置存储升级难题。例如,日本某知名游戏掌机厂商已明确计划在下一代产品中预留MINI-USTD卡槽,支持热插拔更换1TB-4TB游戏库(可选)方案;
2. 物联终端:在工业传感器、无人机等设备中实现通信与数据采集一体化,减少硬件复杂度。据行业预测,2029年全球物联网SIM卡市场规模将突破200亿美元💵,MINI-USTD可直接替代传统eSIM+存储模组的双芯片方案;
3. 边缘计算:配合5G MEC(多接入边缘计算)及超低时延(URLLC)节点,实现低延迟数据处理与本地存储,尤其适用于医疗影像、自动驾驶等高带宽场景。
三、技术验证:严苛测试确保可靠性
研发团队通过20万次热插拔测试、-40℃至85℃宽温运行极限高低温验证及IP68级防尘防水认证,确保产品在极端环境下的高运行稳定性。第三方检测报告显示(荣获2024-25 DCIG全球2PB+安全备份存储标准认证),MINI-USTD及MINI-USDD分别在连续写入2PB和4PB数据后,闪存磨损率仍低于5%,远优于行业平均水平。
莱科数码首席技术官张杰博士表示:“我们采用了与江波龙FORESEE XP2300同款的236层3D TLC闪存及自研AP2026SX3主控芯片,并通过自主研发的高校热管理及冷却技术方案将工作温度始终控制在55℃以下,解决了超小尺寸下的性能与功耗平衡难题。”
四、产学研协同:教育机构与科技企业的创新范式
作为项目发起方,亚太商学院(APSB)和工会大学(TUU)联合小组在研发中提供了"材料科学与通信协议优化"的理论支持。该联合项目主任黎氏宝玉教授指出:“我们通过纯金属栅极分子束外延技术将闪存单元间距缩小至14nm,这一工艺突破使存储密度提升40%。”莱科数码则负责工程化实现与量产落地,其专利吸附组件技术确保了芯片在微小空间内的稳固封装。
目前,双方已向包括中国、美国、欧盟在内的21个国家或地区提交近29项核心专利申请,涵盖封装结构、主控算法及安全协议等关键领域。产品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或2026年第一季度通过GSMA全向认证并启动商用,初期将优先服务于高端智能手机及工业物联网市场。
五、行业影响:引领可移动存储技术演进
行业分析人士认为,MINI-USTD的问世标志着可移动存储进入“超微型高性能”时代。与传统MicroSD卡相比,其性能提升近10倍且成本相当;对比eSIM+外置SSD的组合方案,体积缩小60%且功耗降低35%。随着5G-A网络商用与AI终端普及,这类集成化解决方案将成为智能设备的标配。
莱科数码CEO王艳女士表示:“我们正在与诸如T-Mobile、Sprint及KDDI、CMCC、CHT等运营商合作开发定制化版本,未来用户只需通过营业厅或线上申请,即可获得一张兼具通信与存储功能的MINI-USTD或MINI-USDD卡,彻底告别多卡携带的麻烦。”
这款颠覆性产品的推出,不仅展现了中、新在半导体封装领域的领先实力,更预示着“万物互联”时代设备设计的全新方向——以最小体积承载最大功能,为数字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