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索尼RX1系列时隔9年推出的更新机型,RX1 RIII(就叫R3吧)6100万像素全画幅传感器搭配蔡司35mmF2镜头的组合,精准瞄准追求独特体验的小众黑卡用户,然而33999元的定价,也让它从发布起就槽点满满了。
R3机身尺寸仅113.3×67.9×87.5mm,重量约498g(含电池和存储卡),镁合金外壳在保障刚性的同时,实现了全画幅相机📷️中难得的便携性,对比前代RX1RII还轻了约9g。
最直观的改变是将弹出式EVF换成固定式236万点XGA OLED电子取景器,眼点提升至22mm,戴眼镜👓也能轻松看清全屏,这对街拍或户外强光取景很友好,屏幕分辨率(236万)虽比A1II的屏幕(210万)高,但A1II有着900万像素的EVF,其实索尼最近这几年的产品屏幕素质稀烂早就说腻了···
机身设计延续RX1系列极简风格,手柄采用菱形防滑纹理,单手握持不易打滑;
顶部纯平化,方便收纳进相机📷️包;新增的C1按钮可一键切换分段裁剪模式,能在35mm(6100万像素)、50mm(2900万像素)、70mm(1500万像素)等效焦距间循环,相当于用裁切模拟不同焦段,弥补了固定镜头方案的灵活性,解决了部分用户对单一焦段的担忧,对比徕卡Q3,虽焦段覆盖不如其28mm起始的可变场景广,但这种模拟焦段玩法有独特性。
3.0英寸触控屏依旧是固定式,低角度或高角度拍摄时,只能弯腰或踮脚,远不如翻转屏灵活;镜头虽保留20cm微距切换环(0.2m-0.35m档位),但镜筒前端橙色装饰环变细,辨识度降低;机身无防尘防滴设计,复杂环境拍摄得额外保护,而徕卡Q3在防护性上表现更好,不用过多担心环境影响。
R3搭载6100万像素全画幅背照式ExmorRCMOS传感器,无低通滤镜,配合BIONZXR影像处理器,静态照片分辨率达9504×6336。实测中,风光摄影时细节解析力惊人,树叶纹理、建筑砖石颗粒感可直接裁切放大至A3尺寸打印,动态范围达15+档(官网标注),逆光场景高光与暗部过渡自然,优于徕卡Q3的14档。
但高像素代价显著,ISO100-800画质纯净,ISO1600开始出现可察觉噪点,ISO6400以上彩色噪点明显,弱光表现远不及像素更低的富士GFX100R(1/3200, F4.0, 1S0 100)。
存储压力大,单张RAW格式文件📄约80MB,128GB存储卡仅能存1500张左右;连拍时缓冲区最多支持20张RAW+JPEG,之后会因写入速度限制降速,对比富士X-Half,虽传感器面积不同,但高像素带来的存储和连拍压力,在日常高频拍摄时心理负担不小啊(F8,1/500秒,ISO100)
配备蔡司SonnarT 35mm F2固定镜头,在6100万像素传感器下仍保持锐度,中心画质F2全开已足够锐利,F4-F8达最佳状态,边缘画质虽有下降,但优于多数35mmF2定焦镜头;抗眩光能力得益于T镀膜,逆光拍摄光斑控制干净,无明显紫边(F3.2,1/2000秒,ISO40)
固定焦距局限性突出,35mm等效焦距适合人文、街拍,拍摄风光需后退构图,拍摄特写需靠近主体,对比徕卡Q3的28mm焦段,适用场景稍窄(F3.2,1/250秒,ISO800)
镜头微距模式支持20cm对焦距离,可拍静物细节,但对焦行程长,从远到近需旋转约180度,操作不如电动对焦镜头便捷,而徕卡Q3在焦段灵活性和对焦操作上,对新手更友好(F3.5、1/1600s、ISO400)
采用混合自动对焦系统,包含325个相位检测对焦点和425个对比度检测对焦点,覆盖画面约68%区域。实测静态拍摄时,对焦速度比前代提升约30%,光线充足时人眼对焦成功率达90%以上吧;
但弱光环境(EV3以下)易拉风箱,追焦连拍时对移动主体锁定稳定性不及索尼A7RV,对比徕卡Q3的智能对焦(支持动物、车辆识别),在复杂场景追焦上差距明显(F8,1/1000秒,ISO100)
保留模式转盘、曝光补偿拨盘和双拨轮,专业用户可快速调整参数;新增分段裁剪功能通过C1按钮切换焦段,临时切换构图实用。触控屏支持单点对焦和菜单操作,响应流畅,但固定式设计低角度拍摄需俯身取景,不如翻转屏灵活。
NP-BX1电池容量1240mAh,官方标称LCD取景可拍290张,但要是频繁用EVF,大概只能有200张左右,远低于徕卡Q3的450张;机身无外接电源接口,长时间拍摄需备多块电池,FW50电池意味着出门得多带几块,那些比A7CR减掉的重量,会以多块电池形式回到包里,携带负担增加。扩展性仅支持热靴(兼容索尼闪光灯)和USB-C(数据传输+充电),无HDMI接口,视频监看依赖机身屏幕,对比富士X100系列等机型,在扩展性和续航保障上,无法满足长时间高强度拍摄需求。
这3万3的价格宁愿买徕卡Q3/Q21000多的遮光罩,金子做的还是银子做的?对比富士X-Half定价4999元,传感器面积是全画幅的1/7.3,等效定价36492.7元,这么看索尼良心了?徕卡Q3有光学防抖、不用额外买遮光罩、性价比更高····(F2.8,1/20秒,ISO3200)
作为2025年的机器,6000万的CMOS没有防抖(富士这种技术小厂都能在一体机塞防抖,索尼大厂却做不到),手持暗光静物拍摄会被小画幅防抖机吊打,得带三脚架;没专业级取景器屏幕,手动对焦(主体不止一个时)难操作,得代监视器;没有内置闪光灯,玩儿镜间快门还得带灯;没有防水,雨中拍摄得带套;电池小得多带两块。只要带了任何一个额外设备,携带负担可能超过A7CR,若视频再不能满足,还得带视频备机,整体使用成本和负担剧增。
但不可否认,它也有特定受众,比如记者或时尚杂志街拍摄影师,利用其小巧和高像素,缺点在这类拍摄中不致命,能发挥小和像素数优势;可对比富士X100-6这类机型,虽R3有独特性,但适应面更窄,就像X1006一般人会觉得不如XE实用,R3在大众实用层面,难以与更全面的机型竞争。
它更适合预算充足、追求便携与画质极致平衡的街拍/人文摄影师,或是系统发烧友;但从市场反应看,更像应付市场清库存的产物刺激大伙去买a7cr的工具,3万3的价格卖得毫无诚意,仿佛这是一台为反向突出其他机型优势而生的产品,这时候终于理解gfx100fr了,甚至觉得它卖便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