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初,华盛顿州立大学(WSU)兽医微生物学实验室爆发了一场持续数年的学术造假丑闻。拥有双博士学位及四年博士后经验的资深研究员发现:同实验室的研究助理Ryan Evanoff的实验数据始终"完美得异常",而她自己的实验却屡屡失败。更诡异的是,当她使用Evanoff提供的实验材料时,结果出现"令人警觉的不一致性"。
这位博士后向实验室主管Robert Mealey举报,却因"表述不够清晰"被搁置。直到她保留Evanoff的旧样本与新样本对比,发现蛋白质分子量存在显著差异,甚至将样本送至爱达荷大学检测后,真相才逐渐浮出水面——Evanoff声称的"病毒重组蛋白"实际是马血清和鸡卵清蛋白。
调查揭露:系统性造假的冰山一角
2019 年 12 月至 2025 年 3 月,WSU 调查委员会对 5 名证人进行了 7 次访谈。伊万诺夫拒绝面谈,仅在多次邮件提醒后,于五周后以书面形式给出有限回应。
调查发现,伊万诺夫存在 “长期、系统性的研究材料篡改、数据篡改、实验室记录遗漏关键步骤与结果、数据及结果伪造”,时间跨度数年,至少严重影响了一位同事的职业生涯。
米利教授 2025 年曾向《撤稿观察》透露:“我们在排查实验问题时当场抓到了他。他提供的测序结果明显是伪造的,与外部测序实验室对同一样本的报告完全不同。”
另有证人称,伊万诺夫曾声称通过 Eurofins 公司验证了 DNA🧬 序列,但该公司的实际结果质量极差,无法支持他的说法 —— 他向博士后提供的,是 “替换后的已知序列”。被质问时,他承认 “误报了序列”,却谎称只是 “一次性失误”。
一位证人回忆,第一次拿着伪造的序列对峙时,“我很震惊,还想说服自己这只是偶然…… 我猜我只是愿意相信而已”。他和实验室后来才发现,因为伊万诺夫,他们竟一直在用 “本质上是水” 的样本做实验,忍不住反问:“谁会干出这种事?”
调查最终确认,伊万诺夫伪造了质粒测序数据、肽数据,篡改肝炎病毒准种序列分析、T 细胞反应数据等多项研究结果。此外,他还严重失职:实验室记录从 2015 年起就 “形同虚设”;实验室里追溯至 80 年代的六个液氮罐,因多年未补充液氮(实验室自 2016 年起未采购过),早已干涸。
职业生涯的转折与制度警醒
尽管证据确凿,报告提到伊万诺夫的行为或受特殊情况影响 —— 有早年同事称他曾工作勤勉;2018 年 11 月他经历重大变故后 “从未休息”,有证人提醒需留意他可能因状态不佳而犯错。
最终,两篇论文被撤回(分别发表于《Equine Veterinary Journal》和《Journal of Virology》,合计被引 7 次)。拉姆齐副教授表示,“其他他参与的已发表论文未发现 misconduct”。
WSU 未就调查置评。报告建议,伊万诺夫的档案应被标记,“永不录用”;学校需加强对 PI 的监管责任教育,推广 “可靠的电子化研究记录系统”,并帮助受影响者(如那位博士后)重建职业生涯。
如今,伊万诺夫在 Pullman 的 Asotin-Anatone 学区担任教师,其 LinkedIn 档案抹去了在 WSU 七年研究助理的经历。他未回应置评请求。
信息来源:Retraction Watch
本文由IAMSET学术服务小编手工整理,如有错误请后台联系小编,本文仅用作学术分享用途,如有侵权请私信联系,转载请注明来源和IAMSET学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