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为强化移动电源、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
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
国家认监委制定了
《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规则
移动电源、锂离子电池
和电池组(试行)》
自2025年8月15日起实施
↓↓↓
强制性产品认证即“3C认证”。3C认证是我国为保护消费者人身安全、国家安全及环境,依法实施的强制性市场准入制度。根据国家规定,正规上市的充电宝必须取得3C强制认证。
今年6月28日起,民航局充电宝新规全面实施:没有3C标识、3C标识不清晰、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禁止携带乘坐境内航班。很多旅客在登机前会将不符合标准的充电宝弃置在机场,那么这些充电宝去哪儿了呢?
近期,有观众向今日霍州爆料称,二手平台上,有商家公开售卖大量二手充电宝,卖家称这些都是“机场货”。
记者在几家电商、二手回收平台上搜索“二手充电宝”,发现仍有卖家在批量销售无3C认证充电宝,一些帖子中明确写着“充电宝来自机场查收”。
记者与其中一名来自深圳宝安的卖家约定线下自提,现场发现,这些充电宝外壳上确实有机场相关标志。一部分是旅客丢失的充电宝,还有一些,卖家表示是近期机场拦截的无3C标识充电宝。
记者又来到距离市区较远的东莞市塘厦镇,这里的一位卖家也向记者表示,他的充电宝都是“机场货”,而且“要五千个都能搞得定”。
回收来的充电宝真的被拉去打粉销毁了吗?随后,记者以批发充电宝的名义找到两位销售机场二手充电宝的回收企业负责人,却发现这些企业以回收和拆解的名义从机场收购充电宝,但实际并未真正拿去拆解。
广东东莞某回收企业业务经理:我们从机场收回来的货都是好漂亮的,这12袋都是云南回来的,挑了一部分,已经走了一批,这些都是比较旧的。
机场充电宝非常抢手。就在记者采访的过程中,还有几名买家通过电话联系这位负责人询价订货,然后通过逐级分销的模式,这些无3C认证标识的充电宝会流向线上二手平台,线下地摊,还有很多县城、村镇的手机店等渠道。
有卖家告诉记者,很快就要开学了,学生群体是他们的主要客户,这也是他们最近都想囤点货的主要原因。至于货源,他们并不担心。
有锂电池回收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回收充电宝一般是作为电子垃圾处理,经过破解和电芯泡水,再运往下游企业进行处理,最终分解为石墨等材料,制成新的电池。
但回收流程漫长,并且因原材料价格波动,回收充电宝赚取的利益较低。
而在二手渠道转卖这些机场充电宝,利润高很多。如果是在回收企业按个挑,可以按6元一个,转手到二手平台,品相好的则可以卖到40多元。按吨批发成本更低更赚钱。
根据几家回收企业透露,现在一吨充电宝从机场流出时平均价格在9000元左右,一吨约4000个,算上运费,运到东莞的机场充电宝每个成本平均在2-3元左右。转卖二手每吨可以赚8000到12000元,但拆解后打粉则只能赚4000元,利润差了一半。
这些充电宝再次回流市场
机场知情吗?
成都天府机场:会有回收企业的专业部门进行回收。
上海浦东机场:安检部门统一回收,委托有资质的尾废品公司统一处理。
杭州萧山国际机场:每日有回收公司工作人员收走处理。
记者暗访发现,某回收企业业务经理称,跟机场领导有关系,没资质都能拿,价格顶上去就可以了。
据媒体报道,民航局规定,机场将对超过暂存期限的充电宝做合理处置,一同销毁或进行资源回收,防止私自处理后流回市场。
马勇律师称,如果机场没有和具有资质的公司签订相关合同,就私自处理了没有3C标志的充电宝,机场可能会面临相关的行政处罚。
转自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