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速构建完善的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了《工业企业和园区数字化能碳管理中心建设指南》。该文件📄为工业领域提供了一套系统化路径,指导企业和园区通过建设智能化的能碳管理中心,全面提升碳管理水平,赋能绿色低碳转型。
《指南》包括四部分内容:
一是建设目标。通过数字化能碳管理中心的建设运行,实现对能耗和碳排放的精准化计量、精细化管控、智能化决策与可视化呈现,提升工业企业和园区节能降碳管理能力,支撑能源利用效率提升和碳排放降低,促进绿色低碳转型。
二是业务功能。明确能碳管理中心具备能耗查询、能源消费量和强度计算、能源消费分析与用能策略推荐、能效对标、能流分析、能效平衡与优化、用能与碳排放预算管理、碳排放核算、产品碳足迹核算、供应链碳管理、碳核查支撑、碳资产管理等功能。工业企业和园区可结合自身行业特点、实际需求等,确定开发建设的具体功能。
三是技术方案。为保障相关业务功能实现,明确能碳管理中心的系统架构包括基础设施、数据采集、数据架构、模型组件、业务应用和互动展示六大板块;对每项架构的具体内容做了说明。工业企业和园区应根据节能降碳及信息系统建设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政策要求等,开展系统架构建设并持续更新。
四是保障措施。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工业节能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从组织机构、管理制度、网络和数据安全等方面提出工业企业和园区采取的具体措施,保障数字化能碳管理中心的高水平建设和高质量运行。
数字化能碳管理中心是支撑工业企业和园区提升能耗双控和碳排放双控管理水平的信息系统和基础工具,通过采用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和物联网、智能传感等信息通信技术,开发能耗和碳排放数据采集、监测、核算、分析、预测、预警、决策支持等功能,支撑开展产品碳足迹、项目碳评价和企业碳管理。
Vensi威碳云积极响应国家战略,致力于为工业领域提供能碳数字化解决方案。拥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工业领域数字化能碳管理平台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已获得SGS国际认证和国内外多个奖项,拥有国家发明专利二十余项和由威士丹利发起与主编的《数字化碳管理平台数据要求》等四项团体标准。是中国节能协会“零碳园区数字化能碳管理平台”服务商,依托 AI+LCA全生命周期大模型构建的精准碳核算能力、深度融入工业MES系统的实时在线能碳监测技术,实现节能25%-40%。分钟级输出能碳报告和决策级可视化驾驶舱等特性,精准切中了产业链企业对高效、智能化能碳管理的迫切需求。未来将持续赋能工业企业实现数字化绿色转型,为企业提供节能降碳实时监测,为管理层提供能碳双控决策。
(Vensi威碳云数字化能碳管理平台)
数字化能碳管理中心是工业绿色转型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随着《指南》的深入实施,以威碳云为代表的先进平台将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持续赋能工业企业与园区,推动绿色低碳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