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百川智能正式发布开源医疗增强大模型Baichuan-M2,该模型以卓越性能问鼎全球开源医疗模型榜首,实现中国在医疗AI领域从跟跑到领跑的重要突破。作为重要战略合作伙伴,弘信电子旗下燧弘华创不仅为模型提供底层算力支撑,更将协同开展模型的部署及运维管理。自2023年底建立算力合作以来,双方通过深度协同创新,不仅成功推动医疗AI技术落地应用,更打造“国芯国模国用”战略的标杆案例。
Baichuan-M2
登顶全球开源医疗大模型的技术突破
Baichuan-M2在 HealthBench 评测中以60.1分超越 OpenAI 的 gpt-oss120b(57.6分),登顶全球开源医疗模型榜首。在更具挑战性的 HealthBench Hard 评测中,Baichuan-M2 以34.7分与 GPT-5共同领跑全球医疗大模型第一梯队。
百川是首个将医疗数据用作强化学习的中国团队,其核心技术突破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构建大型验证系统,通过来自医疗关键子场景的医生思维数据进行训练,使模型输出更符合专业医疗逻辑;二是采用端到端强化学习策略,让模型在动态医疗场景中持续优化;三是首创并升级“AI患者模拟器”,最大程度还原真实医疗场景的复杂性;四是创新多阶段强化学习策略,避免一次性学习过载。这种“智能考官+虚拟病人+分阶段训练”的方法论,使Baichuan-M2不仅掌握丰富的医学知识,更能像人类医生一样灵活应对真实医患互动中的信息不全、表达含混等挑战。
在落地应用方面,Baichuan-M2展现出显著优势。针对医疗行业对数据隐私和私有化部署的严格要求,百川智能对模型进行极致轻量化优化,量化后精度接近无损,可在单卡RTX4090上部署,相比DeepSeek-R1 H20双节点部署的方式,成本降低57倍。同时,模型已完成国产主流芯片适配,便于医疗机构利用现有硬件快速部署。在实际医疗场景测试中,Baichuan-M2已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等机构开展实测,展现出超越传统AI的专家级临床思维,特别是在肝细胞肝癌等案例中,其建议与国家卫健委最新版《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2024)》高度一致,展现出对中国临床实际的深度适配。
值得关注的是,Baichuan-M2在保持医疗专业深度的同时,数学推理、指令遵循、文本写作等通用能力同样出色,展现出“垂直突破+通用保持”的独特优势,为AI大模型的多领域应用提供新可能。
算力筑基与模型创新
弘信电子与百川智能的协同路径
Baichuan-M2的成功绝非百川智能单打独斗的结果,其背后是国产算力与国产大模型协同创新的典范案例。作为战略合作伙伴,弘信电子旗下燧弘华创为这一医疗大模型提供算力支撑,双方的合作可追溯至2023年底的“中国算谷·智慧庆阳”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推进大会。彼时,弘信电子正紧扣国家“东数西算”战略,在甘肃庆阳布局绿色智算基础设施;而百川智能则着手医疗大模型的研发,双方基于绿色算力赋能AI创新的共识,开启战略合作的序幕。
在合作过程中,弘信电子不仅通过庆阳超大规模绿色智算集群为Baichuan-M2提供算力支持,还将构建智能云服务平台实现模型的便捷部署与管理,用户可通过标准化API快速集成模型能力,开发各类医疗AI应用。
基于云端算力基础设施的布局,弘信电子进一步将技术优势延伸至边缘侧,旗下燧弘华创开发的边缘算力方案可为Baichuan-M2提供更贴近医疗场景的部署选择。该方案基于分布式架构实现“数据不出院”的隐私保护,既满足HIPAA合规要求,又通过联邦学习技术支持个性化医疗服务。该方案可显著降低消费级GPU的部署成本,并通过智能调度提升推理效率,使基层医院也能受益。这种“边缘算力+医疗大模型”的融合模式,将合作从基础算力扩展为涵盖训练、推理、安全等环节的全栈解决方案。
弘信电子通过“国产+国际”双轨策略,一方面与国产AI芯片领军企业燧原科技深度合作,共同推进国产AI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全资收购英伟达中国区精英级合作伙伴安联通,满足客户对国际芯片的过渡性需求。这种布局既保障当下算力需求的满足,又为国产芯片的逐步替代创造条件。在庆阳数据中心,弘信电子与燧原科技已建成国内少有的国产万卡算力集群,可为 Baichuan-M2 等国产大模型提供自主可控的训练环境。
弘信电子与百川智能的合作,是践行“国芯国模国用”战略的生动实践,为中国AI产业实现从技术突破到商业落地的全面升级提供可行方案。展望未来,随着“东数西算”工程的深入推进和国产AI技术的持续突破,作为中国少有的算力全栈式运营商的燧弘华创将继续扩大国产算力合作的规模,优化算力调度能力,支持更多国产大模型的研发与应用,同时推动AI技术在医疗、教育、制造、政务等更多领域的落地,为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贡献更多软硬件创新解决方案,赋能智能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