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门窗时,你是不是总被型号里的数字搞懵?“这款 110 系列比 80 系列好在哪?”“70 和 90 的差价值得吗?” 其实这些数字不是随便标的,背后藏着型材规格、性能的关键信息。今天就来拆解门窗型号里的 “数字密码”,让你选窗时心里有谱。
数字基本款:大部分指型材宽度
市面上 80% 的门窗型号,比如 70、80、90、110,核心指的是型材横截面的宽度(单位:mm)。简单说,110 系列就是型材宽度 110 毫米,80 系列就是 80 毫米。
这个宽度有啥影响?
- 型材越宽,内部腔体空间越大,能装更多隔热条、加强筋,保温、抗风压性能通常更好。比如 110 系列比 70 系列多 1-2 个腔体,冬天保暖性提升 20% 以上。
- 宽型材能搭配更厚的玻璃(比如 5+20A+5 的中空玻璃),隔音效果更优,适合临街或卧室。
但要注意:不是数字越大越好。小户型选 110 系列可能太笨重,80-90 系列足够用;高层、大阳台建议选 100 以上,抗风性更稳。
特殊数字:藏着 “隐形配置”
有些型号会带附加数字或字母,比如 “110-2”“80B”,这时候就要注意了:
- 带 “-2” 或 “双” 字:可能指双腔体结构,比如 110-2 表示有 2 个独立隔热腔,保温性比单腔好。
- 字母后缀(A/B/C):通常代表配置升级。比如 80A 是基础款,80B 可能升级了壁厚(从 1.4mm 到 1.6mm),80C 可能加了三道密封。
- 带 “G” 或 “框扇齐平”:比如 110G,可能指框扇齐平设计,颜值更高,但对型材精度要求也高,价格会贵一点🕐️。
避坑指南:别被 “虚标数字” 忽悠
有些商家会玩 “数字游戏”,比如把型材宽度算上胶条厚度(实际型材 85mm,加胶条后标 90),或者给普通款换个数字当 “新款” 涨价。教你 3 招识破:
- 问清 “数字是否指型材净宽”:直接让销售用卡尺量横截面,去掉胶条、五金后的宽度才是实的。
- 对比配置表:同数字型号,要看壁厚(国标 1.4mm 起)、腔体数量、隔热条品牌(认准泰诺风、旭格),这些比数字更重要。
- 别迷信 “大数字”:比如南方地区 80 系列足够用,没必要为 110 系列多花几千块;北方选 90 以上带多腔体的更划算。
一句话总结:怎么根据数字选?
- 预算有限 + 南方低层:70-80 系列,满足基础隔音保温。
- 自住刚需 + 中间楼层:80-90 系列,性价比最高,兼顾性能和价格。
- 追求品质 + 高层 / 北方:100-120 系列,选带双腔、壁厚 1.6mm 的,冬天省暖气费,台风天也安心。
下次再看门窗型号,别只问 “多少钱”,先问 “这数字指啥宽度?”“腔体和壁厚多少?”—— 搞懂这些,才能选到真正适合自家的款。你家选的是哪个系列?评论区聊聊踩没踩过数字的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