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暑期,华中农业大学的师生们以卓越的表现和创新成果,成功地在国际舞台上发声,展现了华农的智慧与实力。无论是参加亚太青少年模拟联合国大会,还是在国际植物营养学大会上发言,华农学子的表现都让人刮目相看。
7月14日至15日,来自全球32个国家的青年代表齐聚香港理工大学,参加“2025亚太青少年模拟联合国大会暨全球胜任力青年论坛”。在会上,华农的艾东霖同学以其独特的《校园剩余食物盲盒》项目,获得了“优秀发言者”称号。他提出的“四维破局模型”不仅有效减少了校园食物浪费,还为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了实践范例,赢得了与会专家的高度评价。
此外,生态学2402班的倪铖泽同学也分享了中国农业智慧助力全球发展的实践案例,进一步推动了“一校一村”全球行动倡议的实施。
在学术交流方面,华中农业大学的师生们同样表现不俗。7月27日至30日,经济管理学院的多位教师和博士生参加了在美国丹佛举行的农业与应用经济学会年会。郝壮教授当选为中国分会常务理事,并在会上就农村家庭医保与农业投资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李凡、刘笑天等博士生也围绕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发表了学术报告。
与此同时,华农师生在葡萄牙波尔图的第20届国际植物营养学大会上也引起了广泛关注。丁广大教授的学术报告及植物营养生物学团队的高质量墙报展示,让与会专家们对华农的研究成果赞不绝口。
不仅如此,暑假期间,华农的师生们还通过访学交流,提升了全球胜任力。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的徐纬副研究员带领学生赴新加坡国立大学参加国际暑期课程,深入探讨生物化学等前沿领域。值得一提的是,李雅楠同学在该项目中获得了多个奖项,展现了华农学子的优秀表现。
在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华农的学生们通过“讲座+实地实践”的方式,系统了解了荷兰高效可持续的农业发展体系,并围绕未来农业创新方案进行了深入研究。参加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的访学项目时,师生们学习了智能农业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亲身体验了数字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重要性。
最后,密歇根州立大学的访学项目中,华农师生们通过实地考察与专题讲座,全面认识现代农业体系,深刻体会到机械化、智能化和金融化已成为现代农业的三大核心特征。
这个暑期,华农师生们通过一系列的国际交流与学术活动,不仅提升了自身的全球胜任力,也为推动全球农业可持续发展贡献了智慧与力量。未来,华农将继续在国际舞台上发光发热,传递更多的华农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