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全市首个AIGC视听产业创新中心——北京AIGC视听产业创新中心在郎园Station正式启用。作为面向全行业开放共享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创新中心将构建“软件+硬件+应用+服务”的全产业链生态体系,推动视听行业进入“人智共生”的全新发展阶段。
AIGC行业面临哪些痛点?技术演进经历了哪些阶段?目前成熟的模型有哪些……北京AIGC视听产业创新中心是一个集智算平台、智能体生产管线、展示服务、生态构建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共服务平台。在这里,文化企业可以寻找适合自身的数字化转化路径,技术类企业可以为最新的技术成果转化与应用场景落地找到方向。
“我们将为入驻企业提供视听数字内容创作、智能体、智能算力、业务推广、孵化服务、人才服务等六大服务平台,把算力算法、AI能力和视听应用打造成一个有效的闭环,推动视听产业集群化发展。”北京首创郎园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赵春燕介绍,这些平台不仅能帮企业实现降本增效,还能助力企业优化创意,推动视听行业技术标准的更迭。
与创新中心一同投用的还有高性能智算平台、展示服务中心、AI视听技术应用推广平台、智能体服务平台等一系列关键工具平台,共同构筑起从底层算力、行业模型、智能体工具平台到全场景应用的AIGC全链条赋能生态。以智算平台为例,作为AIGC视听产业创新中心的底座平台,它主要为视听企业发展提供技术创新、模型训练、推理应用、产品研发的大规模算力服务和大模型预训练服务。“智算平台将为视听企业提供充足优质算力、开发工具、平台API、分层培训等全面服务,精准对接需求方进行作品交付,实现场景打通。”创新中心运营主体、北电数智战略与咨询副总裁赵鸿宇介绍。
近年来,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正加速渗透文化产业领域,北京AIGC视听产业创新中心是朝阳区推进文化科技融合发展,以人工智能重塑文化产业格局的一项重要举措,将为视听制作带来从剧本生成到后期制作、审核、宣发的全流程革新,为新视听开辟从内容生产到精准分发的智能化路径。赵春燕介绍,截至目前创新中心已汇聚生态合作伙伴60余家,并与中国传媒大学、首都师范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相关院系联合打造了大视听人才教育实践基地,今年还将与北京电影学院联合打造AI视听产教融合实验室,“下一步,我们将推动实施‘银河计划’,聚焦AI视听领域,通过‘挖掘-孵化-赋能-闪耀’的人才培养路径,优化人才结构,培育生态弹性,为影视文化行业高效造血、换血,巩固产业优势。”
据了解,“十五五”时期,朝阳区将充分发挥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创新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以文化产业数智化跃升为核心引领,以大视听生态、大文旅消费为主攻方向,大力培育发展数字视听、游戏电竞、数字出版、IP潮玩、数字演艺、文化贸易重点领域,积极抢占人工智能生成、虚拟现实、元宇宙、未来显示等新赛道,落地一批数智文化产业平台型功能型项目,培育一批“链主”企业、“独角兽”企业,打造一批数智文旅消费新场景新品牌,全力构建“一廊五区百园”发展新格局。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赵婷婷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魏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