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浪哥财经)
光刻机,真的来了!
8月14日,全国首台国产商业电子束光刻机“羲之”,近日进入应用测试。
它能通过高能电子束在硅基上刻画电路,精密可比肩国际主流设备。量子芯片研发,从此有了“中国刻刀”!
半导体国产化,为何这么重要?
IC制造涵盖扩散、薄膜沉积、刻蚀、光刻、离子注入和CMP抛光等多种工艺。这里面像刻蚀、薄膜沉积等环节要用到的半导体设备,在国内均有着大几百亿的市场规模。
先进逻辑芯片和高端存储需求、用量不断提升,人工智能、汽车电子和物联网等领域稳健发展。预计2026年,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将增至1390亿美元💵。
光刻机作为芯片制造的“明珠”,其国产化就更重要了。
一来,光刻机是台“庞然大物”,ASML的EUV光刻机包含数十万个零件,需要全球近800家半导体产业链上的顶尖供应商通力合作,才能配齐这些零件。
二来,光刻技术是半导体工艺关键,光刻将掩膜版图案转移到硅基底上,决定芯片晶体管尺寸的大小和各区域的功能规划,占芯片制造40%-50%的时间。
富创精密是国内少有的能对标、甚至超过国际主流客户标准的精密零部件供应商,也是全球为数不多的,能为7nm工艺制程半导体设备,批量提供精密零部件的厂商。
这也令富创精密打入众多大厂供应链。
海外公司,东京电子、High-Tech和ASMI等公司为富创精密客户,再看国内,也为北方华创、中微公司、拓荆科技、华海清科和芯源微等半导体设备公司供货。
(注:ASMI为ASML母公司)
东京电子和北方华创等半导体设备厂,对零部件供应商的要求很严苛,确认供货后的合作关系较为长久稳定。零部件供应商有了主流设备厂的背书后,开展与其他厂家的合作又会容易很多,进入良性循环。
富创精密在年报中多次提及深化、聚焦大客户战略。
2024年公司前五大客户的营收占比达到78.81%,当年富创精密前五大客户收入同比增速超过50%,公司业绩也随之实现正向增长。2024年富创精密营收为30.4亿元,同比增长47.14%;净利润为2.03亿元,同比增长20.13%。
但2025年一季度公司业绩表现稍有不佳,陷入“增收不增利”困境,营收和净利润增速分别为8.62%、-136.67%,净利润为-0.22亿元。
对比来看,其它能为光刻机提供零部件的半导体设备公司,业绩表现也较为一般。
波长光电具备光刻胶配套大孔径光学镜头的能力,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减少39.55%;可为光刻机光学器件加工、镀膜小批量加工的茂莱光学,净利润增速虽达到288.73%,但数额并不大,仅有0.17亿。炬光科技、奥普光电等,利润端表现也不如去年。
半导体国产化持续推进,技术和客户资源禀赋优质的公司,有望乘上半导体国产化东风,实现产品销量提升。
“客户+技术”的双重优势加持下,富创精密先人一步实现产品的放量。
富创精密产品主要是半导体设备、泛半导体设备的精密零部件。
包括机械及机电零组件、气体传输系统两大类,前者多用于构建半导体设备的框架,后者多保障半导体设备中的气体传输。气体传输系统看着不起眼,却是半导体设备中的关键一环,IC制造扩散、光刻和注入等工艺中,至少要用到几十种电子特气。
公司的核心技术包括精密机械制造、表面处理特种工艺和焊接工序,这三大工艺均是公司自主研发,且受专利保护。“致密Y0涂层”、“0系列膜层”等核心工艺的突破,令公司实现半导体设备内衬、匀气盘及静电吸盘等部件的自主可控。
强悍的技术实力,也是富创精密得到众多半导体设备大厂青睐、产品放量的原因。
年报显示,2024年富创精密机械及机电零组件产量约118.97万个,同比增速超50%;气体传输系统产销量均超20万个,同比增速接近85%,即将实现翻倍增长,变化可以说是一鸣惊人!
那么,未来公司这种产销量高增的局面,能延续下去吗?
并不难实现,主要推动力来自这两处:
一、加速产能布局。
富创精密正加速产能布局,增强对客户的产品配套能力。
招股意向书中透露,公司初步规划辽宁沈阳、江苏南通和北京三大产能基地。富创精密总部位于辽宁沈阳,是一家从东北闯出的光刻机龙头。
同时,2022年公司IPO募集投资的“集成电路装备零部件全工艺智能制造生产基地”(即南通富创),已在2024年结项并成功投产,为公司贡献业绩。同时北京富创已部分完成验收,华北地区供应能力得到增强。
2024年富创精密固定资产为32.94亿元,同比大增50.22%,主要原因就是公司为了扩大产能,购入更多机器设备。另外,年报在建工程科目明细中,2024年公司仍存4.87亿元尚未安装的机器设备。
二、7nm工艺,构建护城河。
前面提到过,富创精密是全球范围内为数不多的,可量产7nm工艺制程的精密零部件供应商。
公司招股意向书显示,部分腔体、内衬、匀气盘等高端产品已应用于客户7纳米制程的前道设备中,与国际客户展开竞争。技术端的宽厚护城河,也为其产品放量提供稳健保障。
最后,总结一下。
国产替代浪潮下,相关半导体设备及精密零部件厂商,有望迎来产品放量,羲之光刻机的应用测试,则再次提速了光刻机国产化进程。
虽然2025年一季度富创精密业绩表现不甚乐观,但在“技术实力+客户资源”的双重加持下,公司日后有望成为半导体国产替代的关键力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