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小龙虾,有了加工高新技术的“注入”,会发生怎样变化?在位于安徽省合肥市的巢湖市大鑫食品有限公司,自动化生产线将小龙虾加工制作成熟制速冻龙虾尾、虾仁和整虾。
“我们开发了液氮速冻锁鲜技术,让消费者一年四季都能吃到美味的合肥小龙虾。”巢湖市大鑫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甘世东介绍,从鲜虾到加工成品,每斤小龙虾的身价至少翻番。
近年来,合肥把科技创新作为推动农产品精深加工的突破口,抓实种养业“从头到尾”的产业链、供应链、科技链、价值链“四链同构”,促进三产融合,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
洽洽食品实施“质造+智造”产业升级,从原料到运输、存储、加工、包装全环节推行“新鲜战略”,每日坚果品类成为深受消费者喜爱的休闲食品。老乡鸡集团攻克优质土鸡自动化屠宰、一体式扣肉自动化加工、鸡杂自动化加工等核心技术,构建“养殖+加工+餐饮”全产业链数字化贯通模式。王仁和米线研发全自动米线加工线,成为国内米线加工龙头企业……科技之光支撑产业向精向细“嬗变”,让合肥小龙虾成就大经济、小瓜子“嗑”出大产业、小土鸡“吃”成大餐饮……
合肥市依托和放大科创城市优势,由农业农村部门、龙头企业与省农科院、中科大等科研院校共同构建起产学研长效机制,让科技走进加工企业等经营主体之路更加顺畅和便捷。合肥市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达到71%,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已发展到130家。
当科技与品牌“双向奔赴”实现融合,再次拓展了产业增值空间。“围绕农产品加工链,我们系统化抓好科技创新,一体化联动品牌打造,有效破解了农产品量大链短、头强尾弱、头尾脱节等问题,推动‘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农头工尾’的‘从头到尾’相融合,不断拉长农业产业链,挖掘产业全链条的增值潜力。”合肥市农业农村局乡村产业发展处副处长王德虎说。
科技创新也成为合肥培育农业品牌的有效助力。当前,合肥市全力打响“合字号”名企、名品、名牌“三名”谱系,打造出更多的有品质、有颜值、高附加值的“金招牌”产品。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产品不断增多,20个农产品入选农业农村部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合肥龙虾等46个品牌入选“皖美农品”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累计认证绿色食品285个、有机农产品163个。(经济日报记者 梁 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