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短视频App的推荐算法下,常常能看到一些让人意想不到的画面,尤其是在团播的场景中。一群曾经活跃在TVB荧幕上的熟悉面孔,如45岁的吴卓羲、41岁的高钧贤、55岁的林晓峰等人,竟然跳起了网红舞《晚安大小姐》!这种场面无疑让人感到既荒诞又真实。在直播的PK环节,他们演唱的《九万字》、舞蹈《万物生》等更引发了观众满屏的“哈哈哈”与“荒谬”弹幕。
这场长达四小时的直播,观看人数竟然突破1929万,点赞量也高达3528.9万。对于很多人来说,这已经不仅仅是怀旧,而是看到64岁的欧阳震华跳舞的“奇迹时刻”。
但如果我们想想普通老年群体,是否能享受到这种活跃的网络环境呢?如今,老年团播这一“新大陆”正以惊人的速度在网络上扩张,成为一种备受关注的现象。
老年人加入团播,掀起新潮流
根据《第七次短视频用户价值年度调研报告》,50岁以上的银发族成为短视频用户中的重要群体,贡献了33.9%的增长。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银发族加入了短视频平台,在各个直播间中频繁露脸。
像19岁的小唐就在观看了多个直播间之后感叹:“老年团播现在也真不少!他们既能整活、带货,也有教学、表演,真是应有尽有!”他提到的“农村女团”直播间,满屏都是来自河南的叔叔阿姨们顶着烈日跳广场舞,气氛热烈,互动区也充满了观众的“点单”热情。这些“阿姨叔叔们”通过网友的热情互动,不仅让自己在直播间有了活力,更带来了不小的经济收益。
与此同时,在陕西宝鸡,“村长村长”的直播间则是另一番景象。陕西方言和充满魔性节奏的吆喝,迅速吸引了18万粉丝,销售也十分可观。再看“时尚奶奶团”,这群奶奶们走T台的气场不输超模。她们不仅展示个人的穿搭,还为同龄人开设了化妆、穿搭等课程,粉丝数已经突破373.5万。
从舞台上的明星️到田间的带货达人,老年团播正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崛起。
50岁也能大放异彩
“50岁,正是闯的年纪!我要挣钱,给主包买车买房!”在一段短视频中,52岁的父亲通过直播闯团播并说出了这句话,狠狠戳中了很多同龄人的心。如今,“爆改老爸闯团播”之类的话题,也正是在短视频平台上不断升温。
有报告显示,短视频的观众中,58%曾观看过银发内容,其中70%的人表示因此改变了对老年人的看法,愿意与老年人进行更多交流,而68%的人表示会尝试视频中展示的生活技能。显然,短视频不仅是年轻人的平台,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也渴望成为舞台的中心人物。
与此同时,许多银发群体也开始重新审视“再就业”的机会。研究报告显示,68%的退休人员表示有再就业的强烈愿望,其中不少是希望能找到体现个人价值的方式。
直播背后的经济与精神需求
老年团播成为了许多中老年人“再出发”的热门选择。低门槛、高回报的直播模式,使得这部分人群涌入了这个新兴的领域。甚至有人调侃道:“我奶奶说,跳广场舞两小时就能赚50块!谁不赚呢?”然而,对许多老年主播来说,直播并非仅仅为了赚取那几十块钱,而是想要感受到“被看见”的尊严与价值。
例如,84岁的“只穿高跟鞋👠的汪奶奶”在参与团播时曾留言:“84岁奶奶正是奋斗的年纪。”她的言辞不仅打破了年龄的限制,更是对生命力和生活宽度的一种渴望。
老年主播的积极参与,也让他们获得了久违的成就感。屏幕前的点赞和互动,给了他们一种存在感,而MCN机构提供的妆容和灯光,更让他们焕然一新,成为了“银发明星️”。
商业潜力与不平等
尽管老年团播背后蕴含着巨大的市场潜力,但这个行业的核心仍是商业流量的不断追逐。平台和MCN机构看到了银发经济的潜力,开始针对银发群体推出团播节目。然而,这种以“老年”为卖点的流量盛宴,其背后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
许多中老年主播的分成比例较低,甚至只有10%。有报道称,一些MCN机构还在偏远地区签约主播,通过虚假故事博取同情。主播们的劳动付出,与他们获得的回报之间的差距,已经开始引发社会关注。
更值得注意的是,许多老年主播在长时间直播后,身体健康出现了问题。直播的高强度工作模式——从热场小舞到团体表演、个人展示等,每个环节都紧密衔接,甚至长达4-6小时的直播,给老年主播的身心健康带来了巨大压力。
结语:在流量和人文关怀之间
老年团播的火爆,的确让我们看到了互联网为银发族创造的机会和无限可能。它不仅让老年人重新定义了自我价值,也在某种程度上为他们提供了新的社交空间。然而,随着流量的增长,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些更深层的问题:如何确保这些老年主播在这场流量盛宴中,能够获得他们应有的尊重与回报?
短视频本应打破代际差异,促进不同年龄群体之间的理解与联系,但在追逐流量与利润的过程中,我们是否忽视了他们作为“人”的需求?
这场围绕“老年团播”展开的探索,似乎正考验我们在技术与人文关怀之间的平衡点。如何既不让技术成为新的束缚,又能让每个年龄段的参与者都能在其中找到价值,是未来发展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