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超越”中国成笑柄:组装iPhone就敢称王,底裤早被扯下!
最近,美国CNN和彭博社等媒体又搞了个大新闻,说印度首次超越中国,成了向美国出口智能手机最多的国家。乍一听,这标题够唬人,但仔细一扒,这“超越”的底裤,早就被扯得七零八落了。
先说说这数据的来源。这些媒体引用的,是美国一家市场咨询公司的报告,说今年第二季度,美国进口的智能手机里,印度占44%,中国只占25%。乍一看,印度这增速确实猛,去年这时候才13%,今年直接翻了三倍多。但问题就出在这儿——这“超越”的背后,全是苹果公司的小算盘。
苹果为啥把部分iPhone生产从中国挪到印度?说白了,就是想躲开中美贸易战的风头,降低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但问题是,印度组装iPhone,零部件还得从中国进口啊!
路透社、《卫报》这些媒体都报道过,印度组装出口美国的iPhone,关键零部件全靠中国,连高价值的芯片、屏幕都得从中国运过去。这哪是“超越”?分明是“中国供应链的海外分装车间”嘛!
更搞笑的是,印度自己都承认,在印度生产iPhone的成本,比中国高5%到10%。为啥?基础设施差、技术工人少、生产工艺跟不上,这些老毛病一个都没解决。
德国媒体还引述印度人士的话说,印度想靠组装iPhone发展制造业,但瓶颈太多,短期内根本没戏。
再说说这“超越”的可持续性。美国总统特朗普最近又放狠话了,说如果印度不跟他签贸易协定,就要加征更高关税。这可不是开玩笑的,特朗普之前就明确表示,不想让印度生产iPhone,更希望这些生产回美国。
更绝的是,他还威胁要报复印度的高关税和贸易壁垒,以及印度跟俄罗斯的能源、军火贸易。这哪是“超越”?分明是“夹在美俄中间,两头挨打”的节奏啊!
其实,印度这“超越”的戏码,早就不是第一次上演了。前几年,西方媒体就炒作过“印度人口超越中国”,结果呢?联合国预测,印度人口要到2027年才可能超过中国,现在还是“预计”阶段。更讽刺的是,印度自己都承认,人口多不代表红利,教育、就业、基础设施跟不上,人口反而成了负担。
再看看经济数据,2023年,中国GDP超20万亿美元💵,印度才3.7万亿,连中国的零头都不到。中国的人均收入是9万人民币,印度才1.82万,差距接近五倍。
科技领域更不用说,中国AI专利全球第一,印度连仿制药都靠修改配方压价,原研能力几乎为零。全球前20大科技企业,中国占了4席,印度呢?零!
印度专家还爱说“中国需要30年才能赶上印度”,这话连中国网友都懒得反驳了。为啥?因为中国网友正忙着修高铁、建空间站、搞量子通信呢。印度呢?还在讨论厕所普及、种姓制度、慢吞吞的改革。这哪是“赶超”?分明是“自嗨”嘛!
说到底,印度这“超越”的戏码,就是西方媒体和印度政客联手炒作的一场闹剧。他们想通过制造“印度崛起”的假象,来转移国内矛盾,吸引外资,制衡中国。但现实是,印度在基础设施、教育、科技、产业链等方面,跟中国的差距不是一点🕐️半点。想靠组装几部iPhone就“超越”中国?做梦吧!
最后说句掏心窝的:印度有潜力,这点得承认。但潜力不等于实力,更不等于现在就能“超越”中国。印度要想真正崛起,得先解决自己的体制、市场、产业结构问题,别再被西方媒体和政客当枪使了。否则,这“超越”的戏码,演得越热闹,摔得就越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