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AI技术的广泛应用,\"克隆\"特定人物的声音已经变得轻而易举,但这一技术的普及也引发了民事侵权乃至涉嫌犯罪的法律问题。如今,网络上涌现了利用AI技术“盗用”名人声音的现象:奥运冠军的声音开始出现在推销农产品的广告中,知名演员🎭️的声音也频繁出现在直播间与粉丝互动……这些几乎以假乱真的AI克隆声音已经成为一些自媒体博主的“流量密码”。
得益于成熟的语音大模型技术,仅需数十秒便可克隆任何人的声音,声音的窃取和滥用问题也因此变得愈加严重,侵权现象屡见不鲜。记者发现,某抖音博主以AI克隆全红婵的声音进行土鸡蛋的带货推广,视频中的全红婵“亲自”推荐家乡的土鸡蛋,尽管事实上全红婵从未为这些农产品代言过。该视频的点赞量高达1.1万,且评论区的粉丝纷纷误以为是全红婵本人,甚至购买了相关产品。据统计,视频中的土鸡蛋已售出近5万件。
除了全红婵,其他奥运冠军如孙颖莎和王楚钦也遭遇了类似的AI仿冒情况。在另一个博主账号中,孙颖莎和王楚钦的“声音”也在为土鸡蛋带货,视频内容充满了虚假的代言和促销信息。令人惊讶的是,这些视频不仅成功吸引了大量粉丝购买产品,还利用了人们对明星️的信任和喜爱。
不仅仅是带货,AI克隆声音的乱象远超带货场景。有些博主甚至通过克隆名人的声音,进行24小时不间断的语音直播,吸引粉丝打赏,迅速将自己的账号推向人气高峰。这种方式背后隐藏着庞大的灰色产业链,其中演员🎭️靳东的声音被频繁仿冒。
网络安全专家指出,仿冒名人声音进行直播不仅能够骗取粉丝打赏,还能让一个新账号迅速积累大量粉丝,这样的非法操作为后续牟利提供了便利。此外,AI声音克隆的侵权问题也严重困扰着配音演员🎭️,许多配音演员🎭️面临被“盗声”的困境。武扬是一位从事影视和广告配音多年的职业演员🎭️,但今年6月,他突然发现自己在某餐饮企业的宣传片中听到了自己的声音。然而,这段配音并非他亲自录制。
面对侵权行为,武扬曾要求对方道歉,但对方不仅拒绝了他的请求,还表示愿意支付5000元作为赔偿。武扬拒绝了这一条件,因为他担心这笔钱会被当作授权费,未来可能导致更多侵权行为的发生。此外,另一位配音演员🎭️浩洋也面临类似的情况,侵权方不仅拒绝承认克隆了他的声音,还在拖延时间,避免责任。
随着AI技术的滥用,声音被轻松窃取和复制,配音演员🎭️面临的侵权问题愈加严重。为了保护自己的权益,武扬表示将通过法律途径起诉侵权方,并希望通过提高违法成本,遏制AI克隆声音的滥用。他呼吁同行们共同维权,以此来保障配音行业的正当权益。
目前,AI声音克隆技术已经成熟,几秒钟内即可完成声音的复制。记者发现,网络平台上充斥着大量的教程和下载资源,任何人只需拥有一段清晰的声音样本,就可以快速生成他人的声音并加以利用。这一技术的最大隐患在于,诈骗分子可以利用AI克隆声音进行犯罪,尤其是当AI换脸技术与之结合时,可能制造出高度逼真的“数字人”用来实施诈骗,造成严重的社会危害。
针对这一问题,专家建议应在技术层面加强限制,尤其是开源语音模型的使用。在监管方面,法律专家指出,我国民法典已明确将人格权独立成编,其中第1023条规定了对自然人声音的保护,类似于肖像权的保护。这意味着未经授权,擅自使用他人声音进行AI克隆,构成侵权行为。
法律也为AI克隆技术划出了红线。民法典明确规定,未经当事人同意,擅自使用其声音进行克隆,即构成侵权。此外,平台方也应承担一定的责任。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平台在知晓或应当知晓用户通过其服务实施侵权行为时,应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阻止,否则将承担连带责任。因此,平台需要加强对AI声音的审核和侵权举报机制,及时拦截虚假、违法内容。
今年3月,国家网信办等四部门联合发布了《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明确要求自2025年9月1日起,所有通过人工智能生成的音频、视频、虚拟场景等内容必须附加显式标识。此外,中央网信办已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清朗·整治AI技术滥用”专项行动,强化AI技术源头治理,清理违规应用程序,提升网站平台的检测与鉴伪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