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浙江德清县打造的全球最大单体LED影棚。 经济日报记者 李 景摄
“准备,射!”导演一声令下,监视器中,上千支利箭直扑数字技术生成的“钱塘潮头”。随后,工作人员轻点操控台,箭雨又化作漫天花雨,“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的意境在光影中徐徐流淌……“实现棚内场景的分钟级转换,这正是德清博采AI虚拟影视基地给影视摄制带来的创新生态。”浙产纪录片《吴越国》总导演许继锋不禁感慨,通过虚拟制片这种新兴的影视拍摄技术,能够将“钱王射潮”的细节一一还原,重塑实拍难以复制的史诗感。同时,6天拍完18场大场景、大跨度的戏份,这在传统片场难以想象。
近年来,地处杭嘉湖平原的浙江德清县,主动拥抱数字化、智能化浪潮,以“文化+科技”为核心引擎,聚焦“影视+数字技术”前沿领域。从2022年9月开始,该县依托“环浙工大创新经济圈”的创新生态与人才优势,在康乾街道高起点布局莫干山AI影视城,推出一揽子服务政策,旨在打造一个以人工智能、虚拟制片等前沿技术为支撑的未来影视产业高地,探索走出一条专业化、数字化、国际化现代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记者走进位于莫干山AI影视城中的博采AI虚拟影视基地,5座LED虚拟影棚、2座实时高速预演棚及完备的全流程配套设施一应俱全,尤其是其配备的全球最大单体LED影棚面积达5000平方米,是全球首个高标准、大规模、全链路集成的虚拟影视生产基地,对上下游企业的吸附力和产业生态的辐射☢️力逐渐凸显。
“一个影棚里就可以拍完一整部电影,能节约85%的场景搭建成本,效率是传统制片的3倍。”德清博采AI虚拟影视基地虚拟现场组组长郭志伟介绍,虚拟制片是将虚拟场景和现实制作相结合的制片方式。通过虚拟制片技术,物理空间不再是拍摄的限制,也无需等待周期不可控的后期特效制作,现场拍完就是最终镜头。
如今,博采传媒、完美世界、灵伴科技等知名文化科技企业纷纷进驻影视城,累计引聚优质影视文化企业40余家,实现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突破,产业链“链主”效应初步显现。
德清县委宣传部副部长许定福介绍,德清正在推进“实拍+虚拍”互补的现代化影视制作体系建设。一方面,充分利用德清丰富的山水、古镇、乡村等多样化景观资源,打造特色实景拍摄场景;另一方面,积极推动博采AI虚拟影视基地在电影产业的应用。同时,推出影视企业在县属国有旅游景区免费取景拍摄的优惠政策,按需配套提供协拍服务。
此外,德清不断迭代人才新政,充分发挥“编剧村”“作家村”引才、浙工大和完美世界育才、产业项目聚才等优势,推动企业从创新“主体”成为创新“主力”。比如,浙江泥丸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用8个月时间制作了《哪吒之魔童闹海》中最具难度的“洪流大战”场景,展现了中国电影工业技术的突破;杭州灵伴科技有限公司运用“AI+AR”眼镜👓技术创新文旅体验。
当前,日益完善的产业生态和浓厚的“文化+科技”氛围,让莫干山AI影视城成为一方文艺创作生产的新热土,入驻企业累计参与出品影视作品30余部。自2022年以来,德清已成功举办莫干山AI电影峰会、2024“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XR虚拟制片(影视)制作技术创新大赛等特色活动10余场。眼下,电影《追梦者》、电视剧《资治通鉴》等作品正在莫干山AI影视城拍摄制作,一座充满创新活力的“未来影视科技新城”,正在加速崛起。(经济日报记者 李 景)